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正史类
  4. 史部
  5. 《史记》

《史记》

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

+ -

  孝景皇帝者,①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讳启。”正义谥法曰:“繇义而济曰景。”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二年春,封故相国萧何孙系为武陵侯。①男子二十而得傅。②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③广川?长沙王皆之国。④丞相申屠嘉卒。八月,以御史大夫开封陶青为丞相。彗星出东北。秋,衡山雨雹,⑤大者五寸,深者二尺。

  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闲。岁星逆行天廷中。置南陵及内史???为县。⑥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书亦作“系”。邹诞生本作“?”,音奚。又按:汉书功臣表及萧何传皆云孙嘉,疑其人有二名。)*索隐汉书亦作“系”,邹诞生本作“?”。又按:汉书功臣表及萧何传皆云封何孙嘉,疑其人有二名也。

  注②索隐音附。荀悦云:“傅,正卒也。”小颜云旧法二十三而傅,今改也。

  注③索隐薄太后也。亦葬芷阳西,曰少陵也。

  注④索隐广川王彭祖?长沙王发皆景帝子,遣就国也。

  注⑤正义雨,于付反。

  注⑥集解徐广曰:“地理志云文帝七年置。”?按:地理志?百官表南陵县文帝置也。分内史为左右,及??为县,皆景帝二年,不得皆如徐所云。索隐邹诞生?音都会反,又音丁活反。?音羽,又音诩。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①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②吴王濞?③楚王戊?④赵王遂?⑤胶西王??⑥济南王辟光?⑦?川王贤?⑧胶东王雄渠⑨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⑩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等⑾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⑿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⒀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一四]为?川王,淮阳王余⒂为鲁王,⒃汝南王非⒄为江都王。[一八]齐王将庐?⒆燕王嘉[二0]皆薨。[二一]

  注①集解徐广曰:“汉志无。”

  注②集解徐广曰:“雒,一作‘淮’。”索隐雒阳汉书作“淮阳”。灾,故徙王于鲁也。

  注③正义音匹备反。高祖兄仲子,故汉高祖十二年封,三十三年反。年表云都吴,其实在江都也。

  注④正义高祖弟楚王交孙,嗣二十一年反,都彭城。

  注⑤正义高祖孙,幽王友子,嗣二十六年反,都邯郸。

  注⑥正义?,五郎反。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平昌侯,十年反,都密州高密县。

  注⑦正义辟音壁。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初)**[?]*侯,立十一年反。

  括地志云:“济南故城在淄川长山县西北三十里。”

  注⑧正义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武城侯,立十一年反,都剧。括地志云:“?州县也。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纪国。”

  注⑨正义高祖孙,齐悼惠王子,故白石侯,立十一年反,都即墨。括地志云:

  “即墨故城在密州胶水县东南六十里,即胶东国也。”

  注⑩正义梁孝王都睢阳,今宋州。

  注⑾正义?,鱼曳反。字亦作“艺”,音同。

  注⑿正义地理志云魏其属琅邪。

  注⒀索隐韦昭云:“平陆,西河县。礼□向之从曾祖王父也。”正义应劭云:

  “平陆,西河县。”

  注⒁正义济,子礼反。济北国今济州卢县,即济北王所都。

  注⒂正义淮阳国今陈州。

  注⒃正义鲁今兖州曲阜县。

  注⒄正义汝南国今豫州。

  注⒅正义江都国今扬州也。吴王濞所都,反,诛,景帝改为江都国,封皇子非也。

  注⒆索隐悼惠王之孙,齐王襄之子。庐,汉书作“闾”。正义齐国,青州临淄也。将庐,齐悼惠王之孙,襄王之子,年表云。

  注[二0]索隐刘泽之子。

  注[二一]集解徐广曰:“表云五年薨。”

  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彻为胶东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弋)**[易]*阳为阳陵。①复置津关,用传出入。②冬,以赵国为邯郸郡。

  ③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汉景帝陵也,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按:豫作寿陵也。

  注②集解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置传,以七国新反,备非常也。”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传音‘檄传’之‘传’,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索隐传音丁恋反。如今之过所。

  注③集解地理志赵国景帝以为邯郸郡。

  五年三月,作阳陵、①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江都大暴风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丁卯,封长公主子?为隆虑侯。②徙广川王为赵王。

  注①索隐景帝豫作寿陵也。按:赵系家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后代遂因之也。

  注②索隐音林闾。避殇帝讳改之。

  六年春,封中尉*(赵)*绾为建陵侯,①江都丞相嘉②为建平侯,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③赵丞相嘉④为江陵侯,故将军布为?侯。梁楚二王皆薨。

  后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建陵故县在沂州承县界。”

  注②集解徐广曰:“姓程。”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平曲县故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

  注④集解徐广曰:“姓苏。”

  注⑤集解徐广曰:“殖,一作‘填’。”正义按:驰道,天子道,秦始皇作之,三丈而树。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①*十*(二)**①*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②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③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

  注①正义临江,忠州县。虽王临江而都江陵。

  注②正义条,田雕反。字亦作“莜”,音同。

  注③索隐按系家,太后槐里人,父仲。兄信,封盖侯。后故金氏妻女弟?儿也。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①孙平②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孙]*左车为安阳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地动。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注①索隐周昌之兄。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应’。”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夏,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子寄为胶东王。封四侯。①九月甲戌,日食。

  注①集解文颖曰:“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赵相建德,内史王悍。此四人各谏其王,无使反,不听,皆杀之,故封其子。”索隐韦昭云:“张尚子当居,赵夷吾子周,建德子横,王悍子□也。”

  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①立皇子方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亚夫*(死)**[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地动。九月戊戌晦,日食。军东都门外。②

  注①正义汉书表云中三年,安陵侯子军、桓侯赐、遒侯陆强、容城侯徐卢、易侯仆?、范阳侯代、翕侯邯郸七人,以匈奴王降,皆封为列侯。按:纪言二人者是匈奴二王为首降。

  注②集解按:三辅黄图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外曰东都门。索隐按:三辅黄图云东出北第一门曰宣平门,外曰东都门。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①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注①集解瓒曰:“是景帝庙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西京故事云景帝庙为德阳宫。”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①六月丁巳,赦天下,赐爵一级。

  天下大潦。更命诸侯丞相曰相。秋,地动。

  注①正义惠景闲年表云亚谷侯卢他之、隆卢侯陈?、乘氏侯刘买、桓邑侯刘明、盖侯王信。按:其五人是中元五年封,余检不获。中元三年,匈奴王二人降,封为列侯。惠景闲表云匈奴王降为侯者有七人,疑其五人是十侯之数。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①城阳共王、②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③子彭离为济东王,④子定为山阳王,⑤子不识为济阴王。⑥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⑦长信詹事⑧为长信少府,⑨将行为大长秋,⑩大行为行人,⑾奉常为太常,⑿典客为大行,[一三]治粟内史为大农。⒁以大内为二千石,⒂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一六]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注①正义都睢阳,今宋州。

  注②正义城阳,今濮州雷泽县,古城阳也。共音恭。谥法“严敬故事曰恭”。

  注③正义表云分梁置也。

  注④正义表云分梁置也。

  注⑤正义地理志云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属兖州。

  注⑥正义地理志云景帝中六年别为济阴国,属兖州。按:今曹州是也。

  注⑦集解汉书百官表曰:“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

  注⑧集解汉书百官表曰:“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应劭曰:“詹,省也,给也。”瓒曰:“茂陵书詹事秩二千石。”

  注⑨集解张晏曰:“以太后所居宫为名。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

  注⑩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将行,秦官。”应劭曰:“长秋,皇后卿。”

  注⑾集解服虔曰:“天子死未有谥,称大行。”晋灼曰:“礼有大行、小行,主谥官,故以此名之。”如淳曰:“不反之辞也。”瓒曰:“大行是官名,掌九仪之制,以宾诸侯。”索隐按:郑玄曰“命者五,谓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大夫、士,是九也。”

  注⑿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

  注⒀索隐韦昭云:“大行,官名,秦时云典客,景帝初改云大行,后更名大鸿胪,武帝因而不改,故汉书景纪有大鸿胪。百官表又云武帝改名大鸿胪。鸿,声也。胪,附皮。以言其掌四夷宾客,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复有大行令,故诸侯薨,大鸿胪奏谥,列侯薨,则大行奏诔”。按:此大行令即鸿胪之属官也。

  注⒁集解汉书百官表曰:“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也。”

  注⒂集解韦昭曰:“大内,京师府藏。”

  注⒃索隐主天子之私财物曰少内。少内属大内也。

  后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令为?尉。①三月丁酉,赦天下,赐爵一级,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四月,大?。五月丙戌,②地动,其蚤食时复动。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刘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绾③为丞相,封建陵侯。

  注①正义汉书百官表云:“?尉,秦官,掌宫闱门?屯兵。景帝初,更命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尉。”

  注②集解徐广曰:“丙,一作‘甲’。”

  注③索隐姓?也。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①?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布。②止马舂。③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

  省列侯遣之国。④三月,匈奴入?门。十月,租长陵田。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⑤民疫。

  注①正义郅,真栗反。郅都传云匈奴刻木为郅都而射,不中。

  注②索隐七?,盖今七升布,言其粗,故令衣之也。正义衣,于既反。?,祖工反。?,八十缕也。与布相似。七升布用五百六十缕。

  注③索隐止人为马舂粟,为岁不登故也。

  注④集解晋灼曰:“文纪遣列侯之国,今又省之。”

  注⑤正义衡山国,今衡州。河东,今蒲州。云中郡,今胜州。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食)*赤五日。十二月晦,?。①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②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③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④三月,封皇太后弟?⑤为武安侯,弟胜为周阳侯。置阳陵。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雷’字,又作‘图’字,实所未详。”

  注②索隐天廷即龙星右角也。按:石氏星传曰“龙在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廷”。

  注③集解皇甫谧曰:“帝以孝惠七年生,年四十八。”

  注④集解汉书云:“二月癸酉,帝葬阳陵。”皇甫谧曰:“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十四丈,去长安四十五里。”

  注⑤集解苏林曰:“?音鼢。”索隐?音扶粉反。按:外戚世家皇太后母臧氏初嫔王氏,生子信而寡,更嫁长陵田氏,生?及胜也。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①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注①索隐主父偃上言,今天子下推恩之令,令诸侯各得分邑其子弟,于是遂弱,卒以安也。

  【索隐述赞】景帝即位,因修静默。勉人于农,率下以德。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一朝吴楚,乍起凶慝。提局成衅,拒轮致惑。晁错虽诛,梁城未克。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立翦牟贼。如何太尉,后卒下狱。惜哉明君,斯功不录!

本纪
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1
卷二 夏本纪 第二 2
卷三 殷本纪 第三 3
卷四 周本纪 第四 4
卷五 秦本纪 第五 5
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6
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7
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8
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9
卷十 孝文本纪 第十 10
卷十一 孝景本纪 第十一 11
卷十二 孝武本纪 第十二 12
表
卷十三 三代世表 第一 13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第二 14
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15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第四 16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第五 17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第六 18
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19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20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21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22
书
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 23
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 24
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 25
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26
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27
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28
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29
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30
世家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第一 31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32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第三 33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第四 34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第五 35
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36
卷三十七 ?康叔世家 第七 37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38
卷三十九 晋世家 第九 39
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40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41
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42
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43
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44
卷四十五 韩世家 第十五 45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46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47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48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49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50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51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52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53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54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55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56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57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58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59
卷六十 王世家 第三十 60
列传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第一 61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第二 62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 第三 63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 64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65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66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第七 67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68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 69
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 70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第十一 71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第十二 72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第十三 73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74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第十五 75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第十六 76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 第十七 77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第十八 78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第十九 79
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 80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81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第二十二 82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 83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84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85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 86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87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 88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十九 89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第三十 90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第三十一 91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第三十二 92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 第三十三 93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第三十四 94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95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96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97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第三十八 98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第三十九 99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100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101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四十二 102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第四十三 103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第四十四 104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105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 106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107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108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第四十九 109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110
卷一百一十一 ?将军骠骑列传 第五十一 111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112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第五十三 113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114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115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第五十六 116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117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第五十八 118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 第五十九 119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第六十 120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第六十一 121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122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123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集 124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第六十五 125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第六十六 126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第六十七 127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第六十八 128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第六十九 129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130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