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坤之第二

+ -

䷁ 【坤】 不風不雨,白日皎皎。宜出驅馳,通利大道。

純坤無巽、兌象,故不風不雨,伏乾爲日,大明,故曰白日皎皎。震爲出、爲驅馳、爲通、爲大塗,言陰極宜陽,復成震也。

䷀ 【乾】 谷風布氣,萬物出生。萌庶長養,花葉茂盛。

《詩毛傳》:“谷風,東風也,陰陽和則谷風至。”按:乾納甲故曰東風,又陰變陽故萬物出生而茂盛,坤爲萬物、爲萌庶也。○盛,從汲古,宋元本皆作成。

䷂ 【屯】 蒼龍單獨,與石相觸。摧折兩角,室家不足。

震爲蒼龍,坤寡故曰單獨。艮爲石,在上故龍觸石。艮爲角,坤數二,坎折,故曰折其兩角。艮爲室家,坤窮故不足。○室家,從宋本,元本作家室。

䷃ 【蒙】 城上有烏,自名破家。招呼酖毒,爲國患災。

艮爲城、爲烏、爲家,坎破,故曰破家,坤爲自,艮爲名也。震爲言,艮手,故曰招呼,坤爲毒、爲災患、爲國。○烏,汲古誤馬,依宋本。《左傳》:“城上有烏破家”,疑烏呼聲似之,或當時俗語。患災,從宋元本,汲古作災患。家,音姑,與烏韻。

䷄ 【需】 霜降閉戶,蟄蟲隱處。不見日月,與死爲伍。

通晉。坤爲霜,艮爲戶,坤閉,故曰閉戶。坎伏,故曰蟄蟲、曰隱處。坎月,離日,坎伏,故不見。坤爲死。

䷅ 【訟】 天之德室,溫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惡不起。

乾爲天、爲德,坎爲室,乾爲仁,福爲衣,伏坤爲裳、爲凶惡,坤伏坎陷,故不起。

䷆ 【師】 皇陛九重,絕不可登。謂天蓋高,未見王公。

震爲帝,故曰皇,震數九,自二至上若階陛然,故曰皇陛九重。坤爲重也,震爲登,坤閉故不可登。乾爲人、爲王公,乾伏,故不見。○宋元本三四句倒置,茲依汲古。陛,依宋本,汲古、元本作階。

䷇ 【比】 孔德如玉,出於幽谷。飛上喬木,鼓其羽翼,輝光照國。

艮堅爲金玉,坎爲幽谷,在上,故曰出。艮爲飛、爲喬木,艮手爲鼓、爲羽翼,艮爲輝光、爲國,《詩·小雅》:“其人如玉”,又“伐木丁丁,鳥鳴嬰嬰。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宋元本皆作四句,並三四句爲二句,作升高鼓翼,茲依汲古。

䷈ 【小畜】 五軛四軏,優得饒有。陳力就列,騶虞悅喜。

軛,轅端橫木,駕馬領者。軏,《論語》:“小車無軏。”注:軏,轅端持衡者,通《豫》。艮爲小木、爲軛、爲軏,坎數五,震卦數四,故曰五軛四軏。乾富故曰饒有,震爲陳列,艮爲騶虞。《毛傳》:“騶虞,義獸也。”震爲樂,故悅喜。陳樸國云《禮記·射義》:“騶虞,樂官備也”,注:樂官備者,謂騶虞一發,五豝五□,喻得賢衆多也。故焦氏言“陳力就列,騶虞悅喜”也,又按:五軛四軏,言獵車之盛也。○汲古軛作範,軏作軌,依宋元本。優得,依履之艮校,各本皆作複得。又各本下有“四足无角,君子所服。南征述職,以惠我國”四句,與上不韻,顯爲衍文,依履之艮刪,宋本則作下履林,按之卦象亦協。

䷉ 【履】 敝笱在梁,魴逸不禁。漁父勞苦,焦喉乾口,虛空无有。

通謙。坤爲敝,震爲篚筥,爲笱,艮爲梁,故曰敝笱在梁。坤爲魚、爲魴,在外故逸。乾爲父,坎爲勞,兌爲口,離火,故曰焦喉乾口。○焦喉,各本皆作連室,皆無末句,依遯之大過校。

䷊ 【泰】 雷行相逐,無有攸息。戰於平陸,爲夷所覆。

震爲雷、爲逐、爲戰,坤爲平陸、爲夷狄,坤死兌折,故曰爲夷所覆。如衛懿公是也。

䷋ 【否】 六龍爭極,服在下飾。謹慎管鑰,結禁无出。

乾爲龍,數六,在上,故曰六龍爭極,乾爲衣,坤爲裳,故曰服。坤爲下、爲文,故曰下飾。坤閉,故曰管鑰,曰結禁,坤六四曰“括囊”,是其義也。○下,依宋元本,汲古作不。鑰,元本作籥。

䷌ 【同人】 長男少女,相向共語,福祿歡喜。通《師》。

震爲長男,巽爲少女,大過以巽爲女妻,故巽亦爲少女,震爲語,巽震同聲相應,故曰共語,又離上下兩兌口相對,明夷謂曰有言,亦共語也。震爲福、爲樂。○汲古本共語下有“析薪在剋”四字,於上下語甚不協,宋元本無,從之。

䷍ 【大有】 遷延惡人,使德不通。炎火爲殃,禾稼大傷。

離爲惡人、爲炎火、爲殃,餘未詳。○炎火,從宋元本。汲古作災火。禾稼,宋元本作年榖,年,疑禾之訛,依汲古。

䷎ 【謙】 修其翰翼,隨風向北。至虞夏國,與舜相得。

年歲大樂,邑無盜賊。震爲翰翼,坤爲北,伏巽,故曰隨風向北。坤爲國,震爲帝王,故曰虞夏、曰舜。坤爲年歲,震爲樂,坤爲邑,坎爲盜賊,坎隱伏,故無盜賊。

䷏ 【豫】 鉛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艮堅在外爲刀,坤柔故曰鉛刀,震爲玉,艮爲堅,胝繭者,足病,震爲足,坎疾,故曰胝繭爲疾。筋力,象是否爲艮未詳。○胝,汲古誤眠,宋本作眡,茲依元本。

䷐ 【隨】 舉袂覆目,不見日月。衣衾簠簋,就長夜室。

震爲袂、爲舉,艮爲目、爲日,兌爲月,巽爲伏,故曰覆目不見。震爲衣衾、爲簠簋,艮爲室,兌爲夜,蓋三至上互大過,大過死故就長夜室,言墓內無光,如長夜也。《禮記》:“齊大饑,黔敖設食於路,有蒙袂而來者,黔敖曰:‘嗟,來食,’曰:‘余唯不食嗟來食,以至於此。’遂死。”《士喪禮》“幎目緇尺二寸”,注:幎目,覆目者也。即袂也。○袂,宋元本作被,依汲古。衾,依宋元本,俗本誤裳。

䷑ 【蠱】 賊仁傷德,天怒不福。斬刈宗社,失其邦國。

巽爲賊、爲傷,震爲怒,艮爲大,艮手爲斬刈,震爲宗,艮爲社,四至上艮震反復,故曰斬刈宗社。艮爲邦國,坎爲失。○仁、大,從宋元本,汲古作賊人,作大怒非。

䷒ 【臨】 白龍赤虎,戰鬬俱怒。蚩尤敗走,死於魚口。

震爲白、爲龍,伏艮爲虎,乾爲赤,故曰白龍赤虎。震爲戰、爲怒,坤爲惡,故曰蚩尤。兌毀故敗,震爲走,故曰敗走。坤爲死、爲魚,兌爲口。《湘中志》:“湘南有魚口灘”,唐李紳詩“洛陽城見梅迎雪,魚口橋逢雪送梅。”又兌亦爲虎,兌納丁,故曰赤虎,亦通。

䷓ 【觀】 北辰紫宮,衣冠中立。含和建德,常受天福。

坤爲北,艮爲星辰、爲宮,故曰北辰紫宮。《天文志》:“中宮曰紫宮,即紫微垣也。”坤爲衣裳,艮爲冠,居中五,故曰中立。伏乾爲德、爲天福。

䷔ 【噬嗑】 稷爲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喜子。

震爲稷、爲帝、爲行,故曰稷爲堯使。坎爲西,震爲王,伏巽爲母,故曰王母。艮手爲拜,震爲言、爲請、爲百福、爲喜、爲子,故曰喜子。○喜,汲古訛嘉,喜子者,《詩》“蠨蛸在戶”疏:蠨蛸,長脚蛛,俗呼爲“喜子”,《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陳瓜菓乞巧,有喜子網於瓜則以爲符。”

䷕ 【賁】 三人異趣,反覆迷惑。一身五心,亂无所得。

互震爲人,數三,故曰三人,而三至上正覆震相背,故曰異趣、曰反復,坎爲迷惑也。艮爲身,坎數一,故曰一身。坎爲心,納戊數五,故曰五心,離爲亂,離虛故無得。

䷖ 【剝】 南山大玃,盜我媚妾。怯不敢逐,退而獨宿。

艮山納丙,又爲玃,故曰南山大玃,坤爲我,伏兌爲媚、爲妾,坤柔爲怯。震爲逐,震覆爲艮,故不逐。震爲進,震覆則爲退矣。坤爲宿。《博物志》:“蜀南山有大玃,婦人好者,輒盜以去”。《廣韻》:“玃,大猿也。”

䷗ 【復】 衆鬼所逐,反作光怪。九身无頭,魂驚魄去,不可以居。

坤爲鬼、爲衆,震爲逐、爲反、爲玄黃,故曰光怪。坤爲身,震納庚金,數九,故曰九身,乾爲頭,乾伏,故曰无頭,伏乾爲魂,坤爲魄,震爲驚,艮爲居,艮覆故不可居。○鬼,從宋元本,汲古作九。光,宋元本作大,依汲古。

䷘ 【无妄】 延頸遠望,眯爲目病。不見叔姬,使伯心憂。

艮爲頸、爲望,離爲目,大離故“目病”。《說文》:“眯,草入目中也。”震爲草莽而與大離連,故曰眯。《易林》小學之精,用一字無不與卦象確切如此。震爲姬,艮爲叔,故曰叔姬,震爲伯,巽爲心、爲憂。○眯汲古誤昧,依宋元本。

䷙ 【大畜】 典冊法書,藏在蘭臺。雖遭亂潰,獨不遇災。

伏坤爲文,故曰典冊法書,巽爲伏、爲香,故曰藏在蘭臺,艮爲臺也,坤爲亂潰、爲災,乾福故無災,全用旁通象。

䷚ 【頤】 自衛反魯,時不我與。冰炭異室,仁道隔塞。

震爲衛、爲反,伏兌爲魯,故曰自衛反魯,艮爲時,坤爲我、爲冰,艮爲火、爲炭、爲室,卦正覆艮相背,故曰異室,艮爲道,坤閉故道隔塞。○我,依宋元本,汲古作可。非。

䷛ 【大過】 瘤癭禿疥,爲身瘡害。疾病癃殘,常不遠逮。

通《頤》。艮爲節,故曰瘤癭禿疥、曰瘡。坤爲身、爲死,故疾病癃殘,不能逮遠。○遠逮,汲古作屬遠,依宋元本。

䷜ 【坎】 齊東郭盧,嫁於洛都。俊良美好,媒利過倍。

《戰國策》:“韓子廬者,天下之良犬;東郭逡者,天下之狡兔”,《詩·齊風》:“廬令令”,《毛傳》:“廬,田犬。”坎中爻艮爲郭、爲犬,震爲東,伏巽爲齊。又廬者:“黑色首爲黔”,故曰齊東郭廬,舉一字於卦之象數皆合神已。艮爲都,震爲家,坎爲河,故曰洛都。按:此林屢見嫁往也。《列子·天瑞篇》:“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視者,將嫁于衛”,又女子適人亦曰嫁,嫁於洛都者,往售於洛都也,故下云媒利過倍,媒者,因也,言因犬得利也。○盧,汲古訛廬。齊東,宋本作東齊,茲依元本。

䷝ 【離】 齊魯爭言,戰于龍門。搆怨連禍,三世不安。

中爻巽齊兌魯,而二至五正反兩兌相背,兌爲言,故曰齊魯爭言,伏坎中爻,震爲戰、爲龍,艮爲門,故曰龍門。又坎爲怨、爲禍,離卦數三,故曰三世,離爲亂,故不安。○連,依宋元本,汲古作結。

䷞ 【咸】 膏澤肥壤,農人豐敞。利居長安,歷世無患。

兌爲膏、爲澤,艮爲壤,乾爲肥,故曰肥壤,伏震爲農人、爲豐敞。坤爲長安、爲世,震樂故無患。○膏,從宋本。汲古、元本作芳。

䷟ 【恒】 倉盈庾億,宜種黍稷。年豐歲熟,民得安息。

通《益》。艮爲倉庾,坤衆,故盈億,震爲黍稷,坤爲歲年、爲民、爲安息。詳《乾》之“師”。

䷠ 【遯】 鴟鴞破斧,邦人危殆。賴旦忠德,轉禍爲福,傾危復立。

艮爲鴟鴞,兌爲斧,兌覆,故曰破斧。鴟鴞、破斧,《豳風》篇名,皆詠周公之德也。伏坤爲邦,震爲人,兌毀,故危殆,震爲旦、爲德,坤爲禍,震爲福。○旦,依汲古,宋元本皆作其。

䷡ 【大壯】 歲饑無年,虐政害民。乾谿驪山,秦楚結冤。

通《觀》。坤爲歲、爲饑、爲政、爲民、爲虐害,本卦兌爲谿,下乾,故曰乾溪。《易》以乾爲陵、爲馬,故曰驪山,兌西爲秦,震爲叢木、爲楚,驪山秦地,乾谿楚地,靈王死乾谿,始皇葬驪山,故曰結冤。

䷢ 【晉】 挒絜堁堁,締結難解。嫫母衒嫁,媒不得坐,自爲身禍。

挒,捩也。絜,《說文》:“麻一專也”,艮爲手,言以手捩麻、締結難解也。堁堁,塵起貌。坤爲醜,故曰嫫母,離爲見,故曰衒,坎爲合、爲媒,坤爲身、爲禍、爲自。○挒,依汲古。絜,依局本,宋本作捯潔,元本作到椡絜。堁堁,依汲古比之大有校,各本皆作累累。

䷣ 【明夷】 娵訾開門,鶴鳴彈冠。章甫進用,舞韶和鸞。三人翼事,國无災患。

候卦坤居亥爲門,互震爲開,故曰娵訾開門,娵訾,亥辰也,震爲鶴、爲鳴,覆艮爲冠,艮手向下,故曰彈冠。章甫禮冠。震爲進、爲樂,故曰舞韶,爲音故曰和鸞,鸞,鈴也。坎爲和,坤文爲鸞鳳,震爲人,數三,又爲翼,故曰三人翼事。翼,輔也,贊也。坤爲事、爲國,坎爲憂患,震樂故无○娵訾,各本皆訛爲“訾陬”,娵訾,亥辰名,坤象。字既顛倒,娵又作陬,似非。

䷤ 【家人】 弟姊合居,與類相扶。願慕群醜,不離其友。

長女、中女故曰弟姊,互坎爲合,故曰合居,艮手爲扶,離正反半艮,故曰相扶。《易》“家人”用半象,故亦用半象。互坎爲願慕,離爲醜,義本《離》上九也,重離故曰群醜,離坎爲友,體連故不離,東漢人皆以陰與陰爲友,豈知陰陽相遇方爲友也。○弟姊合,汲古作姊妹本,茲從宋本。

䷥ 【睽】 邯鄲反言,父兄生患。涉叔憂恨,卒死不還。

坎,正反兌口相背,故曰反言、故爲患、爲憂恨。餘象多未詳,或用半象。《史記》:陳勝字涉,吳廣字叔,陳勝遣武臣徇趙,乃反楚,自立爲趙王,陳王乃徙繫武臣等家屬宮中,後涉、叔二人皆爲下所殺。林似用其事。○叔,從宋元本,汲古訛此。又元本舊注以涉叔爲陳涉,非;涉,陳勝字;叔,吳廣字也。

䷦ 【蹇】 二人逐兔,各爭有得。愛亡善走,多獲鹿子。

震爲人,三四及五上兩半震,故爲二人,震爲兔、爲逐,故曰二人逐兔,兩震,故各爭有得。震爲爭、爲鹿、爲子,艮爲獲。愛亡者,言喜走也。亡,往也。○汲古有作其,愛亡作愛妾,均依宋元本。又二人宋元本作三人,依汲古。此皆用半象。

䷧ 【解】 北辰紫宮,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

坎爲北、爲宮室、爲和,震爲辰、爲衣、爲建、爲福,餘詳《觀》卦。

䷨ 【損】 拜跪請兔,不得其哺。俛首銜枚,低頭北去。

艮爲拜跪,震爲言、爲請,艮止,故曰請兔。兌爲哺,坤虛,故不得哺。艮爲首,坤下,故曰俛首、曰低頭,艮爲小木、爲枚,兌口,故曰銜枚,坤位北,震往,故北去。

䷩ 【益】 鶴盜我珠,逃於東隅。求之郭墟,不見所居。

震爲鶴、爲珠,巽爲盜,震往爲逃、爲東,故逃於東隅。艮爲求、爲郭,坤爲墟,艮爲居,巽伏,故不見。《說苑》:“桓公至郭墟,問郭之所以亡。”下二句用其事;又,此林屢見鶴盜珠,必有故實,今不能考。

䷪ 【夬】 一簧兩舌,妄言謬訣。三姦成虎,曾母投杼。

兌爲簧、爲舌,《詩》“巧言如簧”。乾卦數一,兌卦數二,故曰一簧兩舌。乾爲言,兌口亦爲言,乃兌言與乾言相背,故曰妄言謬訣,《夬》九四“聞言不信”,義與此同也。伏艮爲虎,坤爲姦,互三坤,故曰三姦成虎。坤爲母,重坤,故曰曾母。曾層通。凡《易林》用一姓一名無不從象生,與《易》同也。艮爲小木、爲杼,艮手爲投,故曰投杼。《戰國策》:今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三人言之,則信矣。《史記·甘茂傳》:“昔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織自若也;又一人告之,織自若也;又告之,其母遂投杼而走。”《古樂府》:“三夫成市虎,曾母投杼趨。”林正用其詞。○謬訣,從宋本,元本作謬語,汲古作謀訣,今謬從宋元本,訣從汲古,訣與舌韻。

䷫ 【姤】 孤獨特處,莫與爲旅。身日勞苦,使布五穀,陰陽順序。巽寡故曰孤獨、曰無旅,乾爲日,通復。坤爲身,萬物皆致役,故曰勞苦。巽爲穀,卦數五,故曰五穀,巽爲順。○依宋元本,汲古作“伯虎仲熊,德義洵美。使布五穀,陰陽順序。”

䷬ 【萃】 褰衣涉河,水深漬罷。賴遇舟子,濟脫無他。

坤爲衣、爲河,艮手爲褰,故曰褰衣。坤水互大坎亦爲水,故曰河、曰水深,坤爲勞,故曰罷。罷,同疲,音婆,三至五伏震爲舟、爲子,震出故濟脫。○第二句各本多作“澗流浚多”,依訟之萃校。

䷭ 【升】 憑河登山,道路阻難,求事少便。坤爲河,二陽臨坤水故曰憑河,本《泰》九二也,震爲登、爲道路,互大坎,故曰阻難,坤爲事,艮爲求,三至五艮覆,故少便。山象。《升》六四“王用享於岐山”,即以震爲山。

䷮ 【困】 兔罝之容,不失其恭。和謙致樂,君子攸同。

離爲網、爲罝,伏震爲兔,故曰兔罝。坎爲和,兌悅故曰致樂,伏艮爲君子。《詩·周南》:“肅肅兔罝”,《傳》“肅,敬也”,故曰不失其恭,林說詩意。

䷯ 【井】 三女求夫,伺候山隅。不見復關,泣涕漣如。

下巽,上互離,下互兌,故曰三女。坎爲夫,本《左氏》也,二至四伏艮爲山,艮止故曰伺候。艮爲關,初至四正反艮,故曰復關,坎伏故不見。“坎爲泣涕”二句,《詩·氓》之語也。○如,從宋元,汲古作洳。

䷰ 【革】 螟蟲爲賊,害我五穀。簞笥空虛,家無所食。

互巽爲蟲、爲伏,故爲螟,螟食苗心,言其冥冥難見。巽爲賊、爲穀,卦數五,兌毀,故曰害我五穀。伏坤爲我,伏震爲簞笥,坤爲虛,伏艮爲家,兌爲食,坤虛,故無所食。語語本象與對象互用。○五,元本作黍,依宋本、汲古。簞笥,宋元本作中霤,依汲古。

䷱ 【鼎】 望尚阿衡,太宰周公。藩屏輔弼,福祿來同。

離爲望,巽爲稱、爲權,故曰望尚阿衡。望尚,太公;阿衡,伊尹也。伏震爲周、爲福祿,艮爲藩屏。

䷲ 【震】 三牛生狗,以戌爲母。荊夷上侵,姬伯出走。

艮爲牛,數三,故曰三牛,互艮爲狗,震爲生,故曰生狗。艮先天居戌方,戌狗,故曰以戌爲母。震爲草莽、爲荊、爲侵、爲姬、爲伯、爲走,故曰姬伯出走。○第二句汲古作“以戌其母”,此從宋本。《開元占經》引天鏡云“牛生六畜,兵且起,其君不安。”

䷳ 【艮】 塗遏道塞,求事不得。

艮爲道塗,艮止故遏塞,艮爲求,坎陷不得。

䷴ 【漸】 探懷得蚤,無有凶憂,所願失道,善居漸好。

艮爲手、爲探,坎爲懷,巽蟲爲蚤,坎爲願、爲失,艮爲道。○宋元本得蚤下多“無有凶憂”、失道下多“善居漸好”四字,茲從汲古。

䷵ 【歸妹】 飛樓屬道,趾多擾垣。居之不安,覆壓爲患。

艮爲樓,震爲覆艮,故曰飛樓。震爲道、爲趾,伏巽爲垣,趾多攪垣者,言樓臨道,行人多攪亂不安也。艮爲居,艮覆故不安,故覆壓坎爲患也。○樓屬,從宋元本,汲古本作蟻遇,非。壓,宋本、汲古作厭,古通。

䷶ 【豐】 義不勝情,以欲自傾。幾利危寵,折角摧頸。

艮爲角、爲頸,上卦艮覆,故曰折角摧頸,又兌亦毀折也。幾利,言好利也。○幾利危寵,從元刊,宋本、汲古作幾危利寵。又寵疑爲“躬”之訛字。

䷷ 【旅】 潼滃蔚薈,扶首來會。津液下降,流潦滂沛。

互大坎爲雲,故曰潼滃蔚薈。艮爲首、爲扶,《後漢書·輿服志》曰:“凡先合單紡爲一系,四系爲一扶,五扶爲一首”,雲氣來會與絲縷集合同,故曰扶首。互大坎,故曰津液下降、流潦滂沛。下履之恒詞同,惟扶首作“膚寸”,何休注《公羊》云:“側手爲膚,按指爲寸。”恒震爲反艮,艮反,故象側手、象按指。蓋旅必作扶首,恒必作膚寸,方與卦象密切,近人不論卦象,概謂作扶首合,作膚寸非,疏矣。○扶首,元本作林木,非,依宋本、汲古。潦,宋本作淹,依元本、汲古。下,宋本作來,依汲古。

䷸ 【巽】 白駒生芻,猗猗盛姝。赫喧君子,樂以忘憂。

伏震爲駒,巽白故曰白駒,巽爲草莽,故爲生芻、爲長、爲高,故曰猗猗盛姝。姝,美也。二四伏艮,艮爲君子,赫喧者,容儀盛見。震爲樂,故忘憂。○喧,《詩》作咺,《禮·大學》作喧,宋本同,汲古訛諠。

䷹ 【兌】 車馳人趍,卷甲相仇。齊魯寇戰,敗於犬丘。

伏震爲車、爲人、爲馳,艮爲甲,艮伏故卷甲。巽齊兌魯,伏艮爲犬、爲丘,兌折,故敗于犬邱。地名,《左傳》:“鄭子然侵宋,取犬邱。”林但取卦象,不必與事相符。

䷺ 【渙】 舉首望城,不見子貞,使我悔生。

震爲舉,坎爲首,艮爲城、爲望,坎伏故不見。震爲子,艮止爲貞。《詩·衛風》:“乘彼垝坦,以望復關。”子貞,蓋猶《鄭風》之不見子都、子充,不必有其人。

䷻ 【節】 龍鬬時門,失理傷賢。內畔外賊,則生禍難。

震爲龍,中爻正覆震,故曰鬬。艮爲時、爲門,故曰時門。《左傳·昭二十九年》:“龍鬬于鄭時門之外”是也,艮爲賢,坎爲失、爲賊,在外故曰外賊。震爲生,坎爲禍難,畔象未詳。○外,從宋本,汲古作生。

䷼ 【中孚】 安如泰山,福喜屢臻。雖有豺虎,不致危身。

互艮爲安、爲山,震東故曰泰山。震爲福喜、爲至,艮爲豺虎、爲身,震樂故不危。○豺,依宋元本,汲古及常本作豹。致,汲古作敢,依宋元本。

䷽ 【小過】 初憂後喜,與福爲市。八佾列陳,飲御嘉友。

互大坎爲憂,震爲喜、爲後,故曰後喜。巽爲市,震爲舞。佾舞,行列也,行數、人數縱橫皆同。艮,九宮數八,上下正反震亦正反艮,故曰八佾。取象之能直同于《易》矣。震爲陳列,兌口爲飲,艮爲友,艮陽在上,下乘二陰,《易》所謂“一人行則得其友也。”

䷾ 【既濟】 持刀操肉,對酒不食。夫行從軍,少子入獄,抱膝獨宿。

艮爲刀、爲持,坎爲肉,故持刀操肉。坎爲酒,兌爲食,艮止故不食。坎爲夫、爲衆,故爲軍在外,故曰從軍。艮爲小子,坎爲獄,巽入,故曰小子入獄。艮爲抱、爲節,故曰抱膝。坎爲宿,坎孤,故獨宿,除坎外皆用半象。○少,汲古作小,象同。

䷿ 【未濟】 陰衰老極,陽建其德。履離戴光,天下昭明。功業不長,蝦蟆大王。

首二語言陽皆居上、陰居下也,半震爲履,半艮爲戴,重離故履離戴光,故天下昭明。震爲功業,半震故不長。震爲鳴、爲王,故曰蝦蟆大王。《淮南子》云:“騂牛被青紫入太廟用以求雨,不如黑蜧”,注:黑蜧即蝦蟇,古謂蝦蟇能求雨,大過之升云:“蝦蟇群聚,從天請雨”,又隨之臨:“鼃池鳴呴,呼求水潦”,故《春秋繁露》云:“春旱求雨,以甲乙日爲蒼龍一丈八尺立於壇上,取五蝦蟇錯置社池中,方八尺、深二尺,具清酒膞脯拜跪陳詞”,又《淮南子·說林訓》云:“土龍芻狗,旱歲疾疫則爲帝”,帝即大王,言當時尊貴也。功業不長,蝦蟇大王者,言如蝦蟇天旱用以求雨,尊貴一時,已則棄置也。○大,宋元本作代,依汲古。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