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需之第五

+ -

䷄ 【需】 久旱三年,草木不生。粢盛空乏,無以供靈。

通《晉》。離火艮火,故曰久旱。離數三,坤爲年,故曰三年。震爲生、爲草木,震覆,故不生。震爲粢、爲簠簋,故爲盛。坤虛故空乏。

䷀ 【乾】 火滅復息,君明其德。仁人可遇,身受利福。

此用《需》象。中爻離火,上臨坎水,故火滅。然《革》彖曰水火相息,故曰火滅復息。乾爲君、爲德、爲仁人。離爲明,伏坤爲身。○福,汲古作祿,依宋元本。

䷁ 【坤】 溫山松柏,常茂不落。鸞鳳所庇,得其歡樂。

此仍用《需》象。乾爲山,離爲火,故曰溫山。坎爲木、爲堅,故曰松柏、故曰不落。離爲文章,故曰鸞鳳。互兌爲悅,故歡樂。

䷂ 【屯】 西誅不服,恃強負力。倍道超敵,師徒敗覆。

坎位西,坤殺,故曰西誅。艮爲負、爲堅,故曰恃強負力。艮爲道,震爲大塗,故曰倍道。震爲超,正反艮震,故曰敵。坤爲師徒、爲喪,故敗覆。丁晏云:“《史記》:“項梁西擊秦,屢敗之,有驕色,後敗死定陶”,林辭似用其事。○西,汲古作四,服作復,均非,從宋元本。○坎西之證。

䷃ 【蒙】 三塗五嶽,陽城太室。神明所伏,獨無兵革。

丁云:《左傳·昭四年》“四岳三塗,陽城太室,九州之險”,注:皆山名。正反艮,故山多,震爲神明,坎爲伏,艮爲兵刃、爲膚革,坤虛,故無。○所伏,從宋元本,汲古作之保。

䷅ 【訟】 三牛生狗,以戌爲母。荊夷上侵,姬伯出走。

詳《坤》之“震”。三牛,從汲古本,宋元本作二牛。離牛坤牛,數二,故曰二牛。象亦合。

䷆ 【師】 鳧遊江海,沒行千里。以爲死亡,復見空桑。長生樂鄉。

震爲鳧、爲遊行,坤爲江海、爲沒、爲千里、爲死亡。二上體復震爲桑,坤虛,故曰復見空桑。震爲生、爲樂,坤爲鄉,《呂氏春秋》:“伊尹生空桑。”○沒、桑、長生樂鄉,均依汲古,宋元本作役、作素、作長主凶憂。

䷇ 【比】 太乙駕騮,從天上求。徵召叔季,封爲魯侯。無有凶憂。

坤乙艮星,故曰太乙。坤爲馬,五居坤上,故曰駕騮。艮爲天、爲求、爲叔季,伏兌爲徵召、爲魯。坎爲合、爲封,坤爲凶坎、爲憂,坤虛故無。○求,宋本、汲古作來,召訛君,依元本。

䷈ 【小畜】 紝績獨處,寡處無夫。陰陽失志,爲人僕使。

巽爲紝績、爲獨、爲寡,震爲夫,震伏,故無夫。伏坎爲志,坤爲失,艮爲僕使。○志,從汲古,宋元本作忌。

䷉ 【履】 兵征大宛,北出玉門,與胡寇戰。平城道西,七日絕糧,身幾不全。

通《謙》。與《屯》同象,解見《屯》林。

䷊ 【泰】 楚靈暴虐,罷極民力。禍起乾溪,棄疾作毒。扶伏奔逃,死申亥室。

震爲木、爲楚,楚,叢木也,爲神、爲靈、爲暴。坤爲害、爲虐,坤役萬物故罷極。坤爲民、爲禍,兌爲溪,下乾,故曰乾溪。坤爲疾、爲毒。棄疾,靈王弟。艮爲扶、爲伏,扶伏,匍匐也,言匍匐而逃也。震爲奔逃,坤死。坤後天位申,消息卦居亥,故死申亥。伏艮爲室。○極,從宋元本,汲古作及,非。伏,從元本,宋本、汲古作仗,非。死申亥室,宋本、汲古作“身死亥室”,非,依元本。申亥者,楚臣。《左傳·昭十三年》:“楚靈王暴虐,師潰於乾溪,王遂縊于羋尹申亥氏”,申亥,羋尹無宇之子也。妄者臆改申爲身耳。

䷋ 【否】 雌單獨居,歸其本巢。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坤爲雌、爲寡,艮爲居、爲巢,伏震爲歸,故曰歸其本巢。巽爲寡髪,故毛羽憔悴。坤爲死、爲志,灰,蓋艮象。

䷌ 【同人】 兩矛相刺,勇力鈞敵。交綏結和,不破不缺。

兌爲斧、爲矛,下離兩兌相對,故曰兩矛相刺。乾健,故曰勇。伏坎爲和,巽爲退。交綏,退軍名,見《左傳》文十二年交綏注。坎爲破、爲缺,坎伏故否。○汲古綏訛援,依宋元本。

䷍ 【大有】 乘船濟渡,載水逢火。賴幸免禍,蒙我生全。

通《比》。坤虛爲船,坎爲水,坤爲載,故曰載水。互艮爲火,故曰逢火。坤爲禍,乾爲幸,坤爲我,乾爲生。○幸,從宋本,汲古作行。

䷎ 【謙】 喪寵益尤,政傾家覆。我宗失國,秦滅周室。

艮爲寵,坤爲喪、爲尤、爲政,艮爲家,坎陷,故傾覆。震爲宗,坤爲我、爲國、爲失,坎位西,故曰秦。震爲周,艮室坤喪,故滅。○益,宋元本作溢,依汲古。

䷏ 【豫】 冬無藏冰,春陽不通。陰流爲賊,國被其殃。

坎爲冬、爲冰,坤爲藏,在下故不藏。震爲春陽,坎陷,故不通。坤爲陰,坎爲賊,坤爲國、爲殃。○陽,從宋本,汲古作江,非。

䷐ 【隨】 田鼠野雞,意常欲逃。拘制籠檻,不得動搖。

艮爲鼠,巽爲雞,艮爲田野,故曰田鼠野雞。震爲逃,艮爲籠檻、爲拘,故不得動搖。○常,從宋本,汲古及俗本皆誤當。

䷑ 【蠱】 佩玉橤兮,無所繫之。旨酒一盛,莫與笑語。孤寡獨特,常愁憂苦。

互震爲玉、爲華、爲橤,艮爲佩,巽爲繫,兌決,故無繫。互大坎爲酒,震爲盛,坎數一,故曰一盛。震爲笑語,巽寡,故無與。艮陽在上,故孤,巽寡震陽在下爲獨,兌爲特,大坎爲憂愁。凡六子《易林》皆有鰥寡孤獨象。○橤,從宋本,汲古作藻,非。《左傳·哀十三年》:“佩玉橤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林所本也。

䷒ 【臨】 沒遊源口,求鮫爲寶。家危自懼,復出生道。

兌爲源、爲口,坤爲水,震爲遊,故曰沒遊源口。坤爲魚、爲鮫,震爲玉、爲寶,伏艮爲求,故曰求鮫爲寶。《述異記》:“鮫人居水中如魚,不廢機織,眼泣成珠”,故曰求鮫爲寶。艮爲家,艮覆,故家危。二至上體復震爲出、爲生、爲道,故曰復出生道。○寶,從宋本,汲古作室,非。寶與道韻。

䷓ 【觀】 河水孔穴,壞敗我室。水深無岸,魚鱉傾倒。

坤爲河水,艮爲孔穴,巽爲敗壞,艮爲室,坤爲我,重坤,故曰水深。艮爲岸,巽敝,故無岸。艮爲鱉,坤爲魚,巽漏,故傾倒。

䷔ 【噬嗑】 教羊牧兔,使魚捕鼠。任非其人,費日無功。

伏兌爲羊,巽爲魚,震爲兔,艮爲鼠,巽爲命,故曰教、曰使。艮手爲牧、爲捕,震爲人,上離爲日,坎失,故失任、故無功。○捕鼠,從宋本,元本作相捕,非。人,古音仍,與功韻。語本《淮南子·主術訓》。

䷕ 【賁】 升戶入室,就溫燠食。冰凍北陸,不能相賊。

艮爲戶、爲室,震爲升,伏巽爲入,故曰升戶入室。離火爲溫,震爲缶,在離上有若燠食,坎爲食也。坎爲冰、爲凍、爲北陸、爲賊,震樂,故不賊。○燠,從宋元本,汲古等本作煖,非。冰,依宋本,元本作水。

䷖ 【剝】 孤竹之墟,老婦亡夫。傷于蒺藜,不見少妻。東郭棠姜,武氏破亡。

坤爲寡,坤虛,故爲竹,坤爲墟,故曰孤竹之墟。伏兌爲老婦,震爲夫,震覆坤喪,故曰亡夫。三四句用《遇》卦“需”象。坎爲蒺藜,兌爲少妻,坎伏,故不見,艮爲城郭,震爲武,震覆,故武氏破亡。武子者,崔杼,娶東郭偃之姊、棠公之妻,棠公死,武子吊,見棠姜而美之,遂娶之。事見《左傳·襄二十五年》。○老,汲古作失,《大過》以兌爲老婦,故《易林》本之,遇兌即言老婦,此於經義所關至鉅,後人不知老婦指兌,於是說《大過》而誤,《易林》老婦亦不知所謂。

䷗ 【復】 凶憂災殃,日益明彰。福不可釐,三卻夷傷。

坤爲凶憂災殃。震爲明彰。坤禍,故無福。釐,予也。《詩·大雅》:“釐爾士女”是也。震數三,三卻,卻錡、卻釐、卻至。伏巽爲隙,坤喪故夷。○憂,汲古作禍,晉杀三卻在成七年。

䷘ 【无妄】 載璧秉珪,請命於河。周公作誓,沖人瘳愈。

震爲璧、爲珪、爲載,艮手爲秉,故曰載璧秉珪。巽爲命,震爲請,上乾爲河,故請命於河。震爲周、爲作、爲誓、爲沖人、爲樂,故瘳愈。《史記·魯世家》:“成王病,周公爲自揃其蚤沈之河,成王病果愈”,沖人,成王也。○作誓,從宋元本,汲古作克敏。按:《金縢》作植璧秉圭,後有此林亦作植璧,然各本皆作載,故依之。

䷙ 【大畜】 鳥飛鵲舉,照臨東海。尨降庭堅,爲陶叔後。

封圻英六,履福綏厚。艮爲鳥鵲,震爲飛舉。乾爲海,納甲,故曰東海。震多毛,尨,多毛犬也。艮爲庭、爲堅,艮爲火、爲陶,故曰陶叔。震爲後、爲英,乾數六,艮爲封圻,故曰封圻英六。庭堅,臯陶字,言臯陶之後封在英、六二國也,見《史記·陳世家》,又《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滅蓼。臧文仲曰“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又《楚世家》“成王二十六年滅英”,張守節疑英即蓼,非。據《杞世家》,英亦臯陶後。○封圻,從宋元本,汲古作圭祈,非。六,汲古等本皆作雄,惟宋元本作六。飛,依汲古,宋元皆作升。

䷚ 【頤】 危坐至暮,請求不得。膏澤不降,政戾民忒。

艮爲坐,坤暮。艮爲請求,坤虛,故不得。上伏兌爲膏澤,艮止故不降。坤爲政、爲民,坤凶,故曰戾、曰忒。○忒,汲古作惑,依宋元本。

䷛ 【大過】 宜昌娶婦,東家歌舞。宴樂有緒,長安嘉喜。

通《頤》。巽爲婦,震爲娶、爲東、爲歌舞,艮爲家,故曰東家歌舞。巽爲緒,震爲嘉樂。○安,宋元本作樂,依汲古。

䷜ 【坎】 鑿井求玉,非卞氏寶。名困身辱,勞无所得。

艮手爲鑿、爲求,坎爲井,震爲玉、爲寶,艮爲身名,坎爲困,楚卞和玉最良,然求之于井非其地。坎爲勞、爲失,故無得。

䷝ 【離】 鵠思其雄,欲隨鳳東。順理羽翼,出次須日。中留北邑,復反其室。

通《坎》。震爲鵠、爲東,離文爲鳳,震爲羽翼,艮手爲理,互巽,故曰順理。震爲出,艮爲次,離爲日,艮止,故須日。艮爲邑,坎北,故曰北邑,艮止故留。震爲復,坎室。○出次須日,中留北邑。從宋元本,汲古作“出次日中,須留北邑”,非。因翼日室為韻,妄人盲改,韻不協矣。

䷞ 【咸】 早霜晚雪,傷害禾麥。損功棄力,饑無所食。

乾爲冰、爲霜雪,巽爲禾麥,兌爲傷、爲害、爲損棄,乾爲功,兌爲食,伏坤爲饑,故無所食。

䷟ 【恒】 蝙螺生子,深目黑醜。雖飾相就,衆人莫取。

蝠螺,即蝙蝠。《爾雅》注:“齊人謂之蝙□”。巽爲蟲,震爲生、爲子,伏大離,故曰深目。伏坤爲黑、爲醜、爲文飾、爲衆,震爲人,艮手爲取,艮覆,故莫取。○蝙□,從元本,宋本作蝙螺,汲古及常本作蝠螺,皆非。

䷠ 【遯】 去如飛鴻,避凶直東。遂得全脫,與福相逢。

艮陽在上爲飛,艮爲鳥,故爲鴻,巽伏,故曰避凶。伏震爲東、爲脫,乾爲福。○直,宋本作且,依元本。

䷡ 【大壯】 婚姻合配,同枕共牢。以降休嘉,子孫封侯。

此合對象。言震巽爲婚姻、爲合配。艮木爲枕,震爲盆、爲牢,《史記·平准書》“官與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禮記·昏義》:“共牢而食”注,共牢者,共食一牲也。此則以震盆爲象,震爲休嘉、爲子,兌爲孫,震爲諸侯。

䷢ 【晉】 咸陽辰己,長安戌亥。邱陵生止,非魚市。不可避阻,終無悔咎。

伏乾爲陽。消息卦乾居辰己,坤爲安,消息卦居戌亥,互艮爲邱陵、爲止,坤爲魚,言邱陵之地非魚市也。坎爲阻。○避,依汲古,宋元本作辭。

䷣ 【明夷】 螟蟲爲賊,害我五穀。簟笥空虛,家無所食。

伏巽爲螟。螟,食苗心蟲。坎爲賊,坤爲害,互震爲穀,坤數五,故曰五穀。震爲簟笥,坤爲空虛,故無所食。○笥,依汲古,宋元本作食。

䷤ 【家人】 蒙恩拜德,東歸吾國。慷慨宴笑,歡樂有福。

象多未詳。祇東歸及宴笑歡樂知用伏象。○蒙,依汲古,宋元本作謀。

䷥ 【睽】 齎貝贖狸,不聽我辭。係於虎須,牽不得求。

伏《蹇》。艮爲齎,離爲貝,艮爲狸,震爲辭,震覆,故不聽。坎爲聽也。艮爲虎、爲須、爲牽,艮止,故不來。

䷦ 【蹇】 比目附翼,歡樂相得。行止集周,終不離忒。

伏重離故曰比目。兌悅爲歡樂,艮爲止。○集周,依宋元本,《詩》:“集于道周”是也。汲古作同。

䷧ 【解】 一指食肉,口無所得。染其鼎鼐,舌饞於腹。

坎爲肉,數一,故曰一指食肉。一,或爲以之訛字,不敢定也。震爲口,在外,故無得。震爲鼎鼐,故染指於鼎鼐也。離爲腹。此仍用子公染指於鼎事,詳《蒙》之“萃”。○一,應作以。

䷨ 【損】 曳綸江湖,釣掛魴鯉。王孫利得,以享仲友。

通《咸》。巽爲綸,艮手爲曳。坤爲江湖,故曰曳綸江湖。艮爲釣、爲掛,坤爲魚,震爲王,艮爲孫,故曰王孫。巽爲利,兌爲友,伏大坎爲仲。○江湖,從元本,宋作江海,汲古作汀洲。王孫利得,汲古作“公孫得利”,依宋元本。

䷩ 【益】 商紂牧野,顛敗所在。賦斂重數,黎元愁苦。

坤爲惡,故曰商紂。坤爲野、爲養、爲牧,故曰牧野。坤喪,故顛敗,坤爲藏,故爲賦斂。坤爲重,故曰重數。坤爲民、爲黑,又艮黔震蒼,故曰黎元。伏大坎爲愁苦。

䷪ 【夬】 北辰紫宮,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

通《剝》。艮爲星,坤北,故曰北辰。艮爲宮、爲冠,乾爲衣,兌爲和,乾爲天、爲福。○立中,依宋本,毛本、元作中立。

䷫ 【姤】 輕戰尚勇,不知兵權。爲敵所制,從師北奔。

通《復》。震爲勇、爲戰,坤爲兵,巽爲權,坤迷,故不知兵權。震爲征、爲奔,坤爲師、爲北,故曰從師北奔。○從,依宋元本,汲古作征。

䷬ 【萃】 大口宣唇,神使伸言。黃龍景星,出應德門。興福上堂,天下安昌。

兌爲口、爲唇,巽白爲宣,伏震爲神、爲伸。兌爲言,伏震爲黃、爲龍。艮爲星、爲明,故曰景星。艮爲門堂。○唇,從宋元本,汲古作舌。伸,宋元本作仲,依汲古。興、堂,從汲古,宋元本作與、作天,非。

䷭ 【升】 凶子禍孫,仗劍出門。凶訟讙囂,驚駭我家。

坤爲凶禍,震爲子孫,伏艮爲匕、爲劍。坤爲門戶,震出,故曰出門。初至四正反两兌口相背,故曰凶訟讙囂。震爲驚駭,坤爲我,艮爲家,艮反,故驚駭我家。○仗,依元本,宋毛作把。

䷮ 【困】 祝伯善言,能事鬼神。辭祈萬歲,使君延年。

三至上正反兌口,故善言,易所謂尚口也,故曰祝伯。祝史以口舌爲用。伏震爲伯,坎爲鬼,伏震爲神、爲辭、爲歲年、爲萬、爲君,辭猶拜表拜書。○辭祈,從宋元本,汲古本、局本作拜辭,非。

䷯ 【井】 珪璧琮璋,執贄見王。百里甯戚,應聘齊秦。

伏震爲玉、爲王,伏艮爲手、爲執,震爲百里,坎爲憂戚。巽爲齊,兌爲秦,百里奚用於秦穆、甯戚以飯牛歌干齊桓也。

䷰ 【革】 昧旦乘車,履危蹈溝。亡失裙襦,摧折兩軸。

通《蒙》。震爲昧旦、爲乘、爲車、爲履、爲蹈,坎險爲溝瀆,震上坎下,故履危蹈溝。坤爲亡失,震爲裙襦,坎折坤,坤數二,故曰兩軸。坤爲軸也。○震爲襦證。

䷱ 【鼎】 膠著木連,不出牛欄。斯饗羔羊,家室相安。

通《屯》。坎爲膠,震艮坎皆爲木,故曰木連。又屯初至五正反兩震相合,亦有木連象。震爲出,坤爲牛,艮爲欄,艮止,故不出。本卦兌爲羔羊、爲食,故曰饗。艮爲家室、爲安。○木連,從宋本,汲古及常本皆訛未通,將卦象妙用全失。

䷲ 【震】 卷領遯世,仁德不舍。三聖攸同,周國茂興。

艮爲領,坎伏,故曰卷領、曰遁世。震爲仁德,艮止,故不舍,舍,發也。坎爲聖,震數三,故曰三聖。艮爲國,震爲周、爲興,故曰周國茂興。○領,依宋元本,汲古作舌。國,依元本,宋、汲古作家。

䷳ 【艮】 黍稷苗稻,垂秀方造。中旱不雨,傷風枯槁。

互震爲禾苗、爲秀、爲造,造,作也。坎爲中、爲雨,艮火故旱、故不雨。伏巽爲風,離爲枯槁。○苗稻,從宋本,汲古作禾稼,韻不協,非。

䷴ 【漸】 冠帶南遊,與福喜逢。期於嘉貞,拜爲公卿。

艮冠巽帶,離南。伏震爲福,喜爲嘉貞者,卜問。《周禮》:“天府秀冬陳玉以貞來歲之美惡”是也。艮手爲拜,艮爲官,故爲公卿。○貞,汲古作徵,依宋本。

䷵ 【歸妹】 一巢九子,同公共母。柔順利貞,出入不殆,福祿所在。

離爲巢,坎數一,故曰一巢。震爲子,數九,故曰九子。震爲公,伏巽爲母,故曰同公共母。震出巽入,震爲勇往,故不殆,震又爲福祿也。

䷶ 【豐】 韓氏長女,嫁于東海。宜家宜主,柔順以居,利得過倍。

《說文》:“韓,幹也”,故震爲韓、爲長,兌爲女,故曰長女。震爲嫁、爲東,兌爲海,震爲主,伏艮爲家。巽爲順、爲利,二四正反巽,故曰倍。○三四兩句從宋元本,汲古作“多貌美好,宜家福壽”。過,汲古作十,亦依宋元本。

䷷ 【旅】 因禍受福,喜盈我室,所願必得。

通《節》。坎爲禍,震爲福喜,艮爲室。○汲古多“先人後己”四字,在第三句,此從宋本。

䷸ 【巽】 晉平有疾,迎醫秦國。病乃大秘,分爲兩豎。逃匿肓上,伏於膏下,和不能愈。

通《震》爲晉,坎平坎疾,故曰晉平有疾。醫醷同字,酒也。坎爲酒,故借用以與象合。坎西故曰秦。艮爲國也。坎爲病、爲隱伏,故曰病乃大秘。互艮爲僮僕,故曰豎,正反艮故曰兩豎。坎爲心、爲膏肓,成十年杜注:“肓,鬲也,心下曰膏”。坎又爲逃匿、爲和,坎疾,故不愈。《左傳·成十年》:“晉景公疾,求醫于秦,秦使醫緩爲之,未至,公夢疾爲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逃匿肓上、伏於膏下,宋元本作“逃匿膏肓”,雖簡捷似不如汲古文勢足,且韻協,故從汲古。

䷹ 【兌】 牡飛門啓,患憂大解。修福行善,不爲身禍。

牡門,牡也。兌牡在艮,艮伏不見,故曰飛。艮爲門,震爲啓,故曰牡飛門啓。艮中爻坎爲憂患,震爲解、爲福,艮爲身,坎爲禍,震樂,故不爲身禍。《漢書·五行志》:“成帝元延元年,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或謂此事爲焦氏所不及見。豈知京房死于元帝時,真不及見此事者,而房有厥妖、門牡自亡之占,可見此事古已有之,不始于成帝時。○牡,依汲古,宋元本皆作杜,非。

䷺ 【渙】 追亡逐北,至山而得。稚叔相呼,反其室廬。

互震爲追逐,艮止故至山而得。艮爲叔,中爻正反震,故曰相呼。震爲反,艮爲室廬。○山,汲古作止,非。又汲古二三句倒置,亦非,依宋元本。

䷻ 【節】 鳥鳴葭端,一呼三顛。動搖東西,危慄不安,疾病無患。

震爲葦、爲葭、爲鳴,艮鳥在上,故曰葭端。坎數一,震數三,震爲呼、爲顛、爲動搖,震東兌西,坎爲慄、爲疾病、爲患,震樂,故無。

䷼ 【中孚】 龍化爲虎,泰山之陽。衆多從者,莫敢敉藏。

震爲龍,艮爲虎,震反爲艮,故龍化爲虎。艮山震東,故曰泰山。艮納丙,丙南,故曰爲陽。震爲從,正覆震,故曰衆。坎爲藏,坎伏,故莫藏。○敉,從元本,撫也、愛也,宋本、汲古作救,義淺。

䷽ 【小過】 猋風阻越,車馳揭揭。棄古追思,失其和節,憂心惙惙。

巽風,艮火炎上,故曰猋風。《爾雅》:“扶搖謂之猋”注:暴風從下上。又《月令》:“猋風暴雨總至。”注:回風爲猋。中爻正反巽,故曰猋風。越,散也、墜也,阻越,猶踰越也。《易林》用一字能含數卦象,此等雖《易》亦少也。震爲越、爲車、爲馳。揭揭,馳貌。震爲追,坎爲思,坎爲和、爲失、爲憂、爲心,《詩·檜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思,周道也。棄古追思者,言古周道滅絕,今追思之,正詩意也,或作棄名則違詩意矣。○猋,從宋元本,汲古作焱,猋,音標。焱,音豔,《說文》:“火華也”。阻越,各本皆訛忽起,古訛名,均依渙之乾宋本校。

䷾ 【既濟】 遊居石門,祿安身全。受福西鄰,歸飲玉泉。

此用《需》象。乾爲石、爲門、爲行,故曰遊居石門。乾爲福、爲祿、爲玉,坎爲西鄰,兌口,故曰飲。石門,地名。《論語》:“子路宿于石門。”

䷿ 【未濟】 登高上山,見王自言。申理我讒,得職蒙恩。

震爲登,艮爲高、爲山,震爲王、爲言、爲申,坎離皆上下兌口相背,故曰讒。艮爲官,故曰得職。多用半象,《易林》於既、未濟通例也。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