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恒之第三十二

+ -

䷟ 【恒】 黃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

震爲帝、爲玄黃,故曰黃帝。坤爲牛,坤伏,故曰伏羲。羲,犧同,牛牲也。艮爲兵刃,艮覆故曰至。巽爲利。○宇,宋本訛宗,依元本、汲古。刃,宋元本作刀,依汲古。

䷀ 【乾】 登墀踒足,南行折角。長夜之室,不逢忠直。

此用《恒》象。震爲足,兌折故踒足。震爲南,艮爲角,艮覆故折角,伏坤故曰夜、曰室。

䷁ 【坤】 燕雀衰老,悲鳴入海。憂在不飾,差池其羽。

頡頑[當作頏]上下,寡位獨處。此仍用《恒》象。兌爲燕雀,坤爲老、爲海,四五二句《詩·邶風·燕燕》文,乃莊姜送戴嬀大歸于陳之詩,故曰寡位獨處,義與毛合。○鳴,宋元本作鴻,第三句作憂不在鄉,寡作在,均依汲古。

䷂ 【屯】 開閡除憂,伯自外來。忉忉无患,无心得歡。

坤爲門,震爲開、爲除,坎爲憂,在外故開門除憂。震爲伯,伯自外來,言由外來內也。坎爲患、爲心,震樂故无。○无,汲古作之,依宋元本。心,宋元本作之,依汲古。

䷃ 【蒙】 郊耕釋耜,有所疑止,空虛無子。

坤爲郊,震爲耕、爲耜,坎爲疑,坤爲虛。釋耜,言輟耕也,故因疑而止。坤爲虛,震爲子,坤亡故无子。○郊,宋元本作効,耜作秬,均依汲古。釋,汲古作擇,依宋本。

䷄ 【需】 張牙切齒,齗怒相視。禍起蕭墻,牽引吾子。患不可解,憂驚吾母。

互兌爲牙齒,兌剛魯故曰齗怒。離爲視,故曰齗怒相視。離爲禍,伏艮爲墻、爲牽引,坎爲患、爲憂,伏坤爲母。○齗怒相視,宋元本作斷怒相及,依汲古。齗齗,爭辯貌。

䷅ 【訟】 履不容足,南山多棘。毋出房闥,乃无病疾。

伏《明夷》。震爲足、爲履、爲南,坎爲棘、爲室,故曰房闥,坎隱伏,故曰毋出。坎爲病疾,震解故无。○闥,汲古作閨,依宋元本。

䷆ 【師】 牛騂无子,鳴於大野。申后陰微,還歸其母。

騂,《玉篇》云:馬赤黃也。坤爲牛、爲黃,故曰騂牛。震爲子,坤殺,故曰子。坤爲野,震爲鳴,故曰鳴於大野。坤爲后、爲母,震爲歸,周幽王后,申國女,幽王寵褒姒,廢申后,故曰遠歸其母。○三四句宋元本作“申後陰微,罡歸其母”,茲依汲古。

䷇ 【比】 龍生於淵,因風昇天。章虎炳文,爲禽敗軒。發輗溫谷,暮宿崑崙。終身无患,光精照耀,不被禍難。

首二句兼用《恒》象。震爲龍、爲生,兌為淵,故曰龍生於淵。巽爲風,乾爲天,龍在天上,故曰因風昇天。比坤爲文,艮爲虎,震爲車,震覆故曰敗軒。禽者,田獵也。輗,轅端持衡者。坤爲車,一陽在坤上若轅端衡木,蓋艮象也。《水經注》渭水右有溫谷,然此溫谷即暘谷。《書》宅嵎夷曰暘谷。《淮南子》日出於暘谷,言發輗東海,夕至崙崑[當作崑崙]也。坤爲暮,艮爲崑崙,坤爲身,艮爲終、爲光明,坎爲患難。○昇,宋元本作身,禽作凶,光作充,均依汲古。照,元本作炤,依宋本及汲古。禍,汲古作患,與上患字複,依宋元本。

䷈ 【小畜】 既嫁宜吉,出入无咎。三聖並居,國安无災。

通《豫》。震爲嫁、爲出,巽爲入,坎爲聖,震數三,故曰三聖。坤爲國,震樂故无咎災。○咎,宋元本作憂,依汲古。

䷉ 【履】 北陸陽伏,不知白黑。君子傷讒,正害善人。

通《謙》。坎爲北,陽陷陰中,故曰陽伏。《左傳》:“日行北陸而藏冰”,言天寒也。坎爲黑,巽爲白,巽坎皆爲伏,故不知。艮爲君子,正反震故曰傷讒。○白黑,汲古作黑白,依宋本。

䷊ 【泰】 一身兩頭,近適二家,亂不可治。

坤爲身,乾數一,故曰一身。乾爲頭,坤數二,故曰兩頭。伏艮爲家,坤爲亂。○近,汲古作延,依宋元本。

䷋ 【否】 牝馬牡駒,嵗字不休。君子衣服,利得有餘。

乾坤合體故曰牝牡,故嵗字不休,字,息也。乾爲嵗,互艮爲君子,巽爲利,乾爲衣。○牡駒,宋元作牝駒,依汲古。字,汲古作孳,依宋元本。

䷌ 【同人】 南行懷憂,破其金輿。安坐故廬,乃无灾患。

通《師》。震爲南,坤爲憂患、爲車,乾爲金,故曰金輿。坎爲破、爲室廬。○灾,依宋元本,汲古作殃。

䷍ 【大有】 憂人之患,履傷浮願。爲身禍殘,篤心自守,與喜相抱。

通《比》。坤爲憂患,震爲履,震覆故曰履傷。坤爲身、爲禍,坎心,艮爲抱。第二句或有訛字,或謂浮願猶不及料也。願,汲古作顔,依宋元本。

䷎ 【謙】 咸陽辰巳,長安戌亥。丘陵生心,非魚市。可以避水,終無凶咎。

《謙》震、坎、艮三陽俱備,震乾初坎乾中,艮乾上三陽成乾,故曰咸陽。辟卦乾居辰巳,故曰咸陽辰巳。震爲長,坤爲安,故曰長安。辟卦坤居戌亥,故曰長安戌亥。坎先天位西,坤爲都邑。咸陽,長安,西方都邑也。艮爲丘陵,坤爲魚、爲水,言丘陵可避水不可得魚也。○水,宋元本訛不,依汲古。按:《韻補》云亥音喜,引《易林》將戍繫亥,陽藏不起爲證,此處亦然,韻補說是也。

䷏ 【豫】 不知何孫,夜來扣門。我慎外寢,兵戎且來。

艮爲孫,坎爲夜,坤爲門,艮手故曰扣門。外寢,外室也。艮爲外、爲寢,爲刀兵。○寢,汲古訛寇,依宋元本。

䷐ 【隨】 昧旦不明,日暗無光。喪滅失常,使我心傷。

震爲旦,兌爲昧,故曰昧旦不明。艮爲日、爲光,兌嚮晦故无光。○日暗,依汲古,宋元本作暗我,我爲夜之形訛字,疑原作暗夜無光,暗夜與昧旦爲對文,今姑從汲古。

䷑ 【蠱】 江陰水側,舟楫破乏。狐不得南,豹无以北。

雖欲會盟,河水絕梁。坤爲大川,故曰江水。震爲舟,兌毀故破乏。艮爲狐、爲豹,震爲南,震反爲艮則北矣,艮止故不得南。北艮爲梁,兌折故梁絕。○狐,宋元本作孤,依汲古。北,元本訛比,依宋本、汲古。絕梁,汲古作梁絕,依宋元本,梁與盟韻。

䷒ 【臨】 神之在丑,破逆爲咎。不利西南,商人休止。

震爲神,先天居丑方,又臨爲丑月卦,故曰神之在丑。兌爲破,易至於八月有凶,言至未遯,丑未衝,故曰破逆爲咎、曰不利西南。西南,遯未也。震爲商人,因逆破故休止。○第四句宋元本作人休止後,依汲古。

䷓ 【觀】 然諾不行,欺天誤人。使我露宿,夜歸溫室。神怒不直,鬼擊其目。欲求福利,適反自賊。

震爲言,震覆,故曰然諾不行、曰欺天誤人。艮爲天、爲室,坤爲宿、爲夜,艮爲火,故曰溫室。伏震爲神、爲怒,坤爲鬼,艮爲目,艮手故曰鬼擊其目。艮爲求,巽爲利、爲賊。○天,汲古作訟,露作虛,均依宋元本。

䷔ 【噬嗑】 攘臂極肘,怒不可止。狼戾愎佷,無與爲市。

艮爲臂肘。極,放也。《儀禮·大射》“贊設決朱極三”注:極,放也,極肘,即放肘也。震爲怒,艮爲狼,巽爲市,巽伏,故曰无與爲市。○極,汲古作拯,依宋元本。愎,宋本訛復,依元本、汲古。佷,汲古作狠,依宋元本。

䷕ 【賁】 販馬買牛,會值空虛。利得尠少,流連爲憂。

離爲牛,震爲馬、爲商旅,故曰販買。離爲空虛,巽爲利,巽伏,故利得鮮少。坎爲憂,艮止故曰流連。○買,宋元本作賣,依汲古。

䷖ 【剝】 高樓陸處,以避風雨。深室邃宇,君安其所。牝雞之晨,爲我利福,請求弗得。

此用《恒》象。伏坤爲重故爲樓,巽爲高故曰高樓。坤爲陸,故曰陸處。巽爲風,兌爲水,故亦爲雨。巽爲伏,故曰以避風雨。艮爲堂宇,下乘坤故曰深邃。震爲君,艮爲安,故曰君安其所。震爲晨,巽爲雞、爲利,艮爲請求,坤虛故弗得。○之晨,元本作之息,汲古作司晨,依宋本。福請求,宋元本作弗求得,茲依汲古。

䷗ 【復】 阿衡服箱,太乙載行。逃時厯舍,所之吉昌。

《天官書》:“北斗帝車運乎中央”,《晉書·天文志》:“北斗杓三星爲玉衡”,衡,平也,轅端橫木也。坤爲平、爲方、爲車箱,故曰阿衡服箱。《詩》:“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毛傳》:“服,牝服也;箱,大車之箱也”,疏:牝服長八尺謂較也,今俗爲平較,兩較之內謂之箱。按:大車牛車兩轅,今車兩邊之墻古謂之較,兩較之中即爲箱,以其中虛故名牝服,茲曰阿衡服箱。與太乙並稱,則阿衡指玉衡,服箱指牽牛,言太乙居中御斗牛以行也。震爲君,故曰太乙。太乙,即北辰極尊,象君臣復出入無疾,故所之吉昌。○之,汲古作求,非,依宋元本。逃,疑爲巡之譌。

䷘ 【无妄】 飛來之福,入我嘉室,以安吾國。

乾爲福,震爲飛,巽爲入,艮爲室、爲國。○嘉,汲古作居,依宋本。

䷙ 【大畜】 不孝之患,子孫爲殘。老耄莫養,獨坐室垣。

巽爲孝,二至四巽覆,故曰不孝。伏坤爲患,震爲子,艮爲孫,皆履乾上,而兌毀折故曰殘。乾爲老,坤爲養,坤伏故莫養。艮爲垣、爲坐、爲獨。○子孫爲殘,宋元本作子爲母殘,茲依汲古。

䷚ 【頤】 南過棘門,鈎裂我冠。斷衣傷襦,使君恨憂。

通《大過》。乾爲南、爲門,互大坎故曰棘門。艮爲冠、爲鈎,兌毀故冠裂。乾爲衣襦,巽下斷,故斷衣傷襦。乾爲君,坤爲恨憂。○鈎,汲古作駒,依宋本。斷衣,宋元本作鬬之,茲依汲古。

䷛ 【大過】 重弋射隼,不知所定。質疑蓍龜,孰可避之。明神答報,告以肌如,宜利止居。

以繩繫矢而射曰弋,正反巽故曰重弋。伏艮爲隼,震爲射,正反震故不能定射的在何所也。震爲蓍,艮爲龜,坤爲疑,震言故曰質疑。震爲往,正反震故曰孰可避之。震爲神,艮爲明,上艮爲反震故曰答報。艮爲止,巽爲肌。肌,蟲名,《爾雅·釋蟲》:“密肌,繼英,皆蟲名”,注云未詳,茲曰止居或密肌爲蟄伏之蟲,正巽象也。○弋,宋元本作或,汲古作卒,之訛六,均依《困》之《蹇》校。肌如,汲古作犧牲,依宋元本。宋元本无末句,依汲古。

䷜ 【坎】 麟麑鳳雛,安樂无憂。捕魚河海,利踰徙居。

伏離爲文,故曰麟鳳。艮亦爲獸、爲鳥,艮少故曰麑曰雛。麑,鹿子也。坎爲憂,震樂,故无憂。伏巽爲魚、爲利,艮爲捕,坎爲河海,故曰捕魚河海。艮爲居,震行故曰徙居。○雛,宋元本作稚,徙作從,均依汲古。

䷝ 【離】 新田宜粟,上農得榖。君子懷德,以千百祿。

離爲新,伏艮爲田,二嵗爲新田,巽爲粟、爲榖,中爻正反巽故曰宜粟、曰得榖。伏艮爲君子、爲求,故曰千。震爲百、爲祿。○二三句宋元本作“君子惟德,千百以福”,茲依汲古。

䷞ 【咸】 簪短帶長,幽思苦窮。瘠蠡小瘦,以病之癃。

詳《復》之《節》。第四句宋元本癃作隆,依汲古。蠡,元本作蟸,非,癃,創也。艮象,言小瘦之故因病癃也。

䷠ 【遯】 爭訟之門,不可與鄰。出入有爲,憂生我心。

乾爲言,艮亦爲言,兌爲口,二至四兌反,與乾言相背,故曰爭訟,義本《夬·九四》也。艮爲門,伏震爲出,巽爲入,伏坤爲憂、爲心。○心,汲古作患,依宋元本。

䷡ 【大壯】 朽根枯株,不生肌膚。病在心腹,日以焦枯。

伏巽爲木、爲隕落,故曰朽根枯株。艮爲肌膚,上卦艮覆,故肌膚不生。伏坤爲心腹、爲病,巽隕故枯。按:壯者,傷也,故林詞如此而象則用伏。○腹,汲古作腸,焦作燋,均依宋元本。焦枯,宋元本作焦勞,依汲古協。

䷢ 【晉】 雨師娶婦,黃巖季子。成禮既婚,相呼南去。潤澤田里,年嵗大喜。

此用恒伏象。兌爲雨,坤爲師,巽爲婦,卦六爻皆有應予,易所謂婚媾也,故曰雨師娶婦。震爲黃,艮爲巖、爲季子,故曰黃巖季子。坤爲禮,艮爲成,震巽爲夫婦,故曰成禮既婚。震爲呼、爲南,兌爲潤澤,坤爲田里、爲年嵗。震爲喜,言田里得雨澤,年嵗豐熟而大喜也。元本舊注:《博物志》太公爲灌壇令,武王夢婦人當道夜哭,問之曰:我是東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我行必有風雨云云。按:此注于林詞不甚合,恐別有故實,爲今所不能攷。○南去、潤澤田里,依《井》之《坤》宋元本校,各本去作上,潤作膏,田里作下圭。子,汲古作女,依宋元本。

䷣ 【明夷】 冬採薇蘭,地凍堅難。利走室北,暮无所得。

坎爲冬,震爲薇蘭。坤爲地,坎爲凍、爲險難,爲室、爲北,震行故曰利走室北。坤爲暮,坤虛故无得。○薇,宋元本作微,依汲古。室,宋本、汲古作失,依元本。

䷤ 【家人】 昧之東域,誤過虎邑。失我熊胔,飢无所食。

此用《恒》象。震爲東,兌爲昧,伏艮爲虎、爲邑、爲熊,伏坤爲失、爲虛,故爲飢。○熊胔,依宋元本,汲古作熟羆,非。熊胔,熊肉也。

䷥ 【睽】 日暮閉目,隨陽休息。箕子以之,乃受其福。舉首多言,必爲悔殘。

離爲日、爲目,坎爲閉、爲暮,故曰日暮閉目。離爲陽,兌嚮晦宴息,故曰休息。兌爲口舌,故曰箕。坎爲首,坎上下兌口故曰多言。○首,依宋元本,汲古作事。箕星司口舌。

䷦ 【蹇】 蓼蕭瀼瀼,君子龍光。鳴鸞雍雍,福祿來同。

蓼蕭,《小雅》篇名,天子燕諸侯之詩。龍,寵也。爲龍、爲光,和鸞雝雝,萬福攸同,皆詩語。遇卦恒下巽爲蓼蕭,震爲龍、爲鳴,鸞爲雍雍,乾爲福祿。○雍雍,汲古作噰噰,依宋元本,字與毛詩異。

䷧ 【解】 鳥飛无翼,兔走折足。雖不會同,未得醫工。

震爲鳥、爲兔、爲翼、爲足,坎折巽寡髪,故无翼,坎蹇故折足。坎爲醫,巽爲工,巽伏坎隱故不得,言不得醫折足之患也。○會同,汲古作同會,醫工作利達,均依宋元本。

䷨ 【損】 五勝相賊,火得水息。精光消滅,絕不能續。

卦兌金,尅震木,震木剋坤土,而兌又爲水,艮又爲火,故火得水而息滅也。元本注五勝者,言五行相勝之義。伏巽爲賊,卦數五,故曰五勝相賊。艮爲光,坤消兌絕。○能,宋元作長,依汲古。

䷩ 【益】 東資齊魯,得騂大馬。便辟能言,巧賈善市。八鄰併戶,請火不與。人道閉塞,鬼守其宇。

震爲東,巽爲齊,伏兌爲魯。震爲馬,伏乾爲赤,故曰騂。騂,赤色也。正反震,故曰便辟能言。巽爲賈市,坤爲戶,卦數八,艮亦爲戶,數亦八,故曰八鄰併戶。併屏同,併戶即閉戶也。艮爲火,下乘坤水,故不得火。坤爲道路、爲閉塞,孟子:請火於鄰無弗與者。今八鄰閉戶不與。故曰人道閉塞。坤爲鬼,艮爲守、爲宇,故曰鬼守其宇。巧賈善市,汲古作市人善賈,八鄰作鄰人,守作祟,均依宋元本。

䷪ 【夬】 爭雞失羊,亡其金囊。利不得長,陳蔡之患,賴楚以安。

遇卦互兌爲羊,巽爲雞,而兌巽相反覆,故得雞則失羊,得羊必失雞,不可得兼也。坤爲囊,坤伏故亡。乾金巽利,震爲陳、爲蔡、爲楚,伏坤爲患。《史記·孔子世家》:陳蔡聞楚聘孔子,懼,發徒役圍孔子,不得行,絕糧,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 【姤】 九登十陟,馬跌不前。管子佐之,乃能上山。

通《復》。震數九,坤數十,震爲登、爲陟、爲馬,坤失,故曰馬跌不前。震爲竹,故曰管子。乾爲山,言管子佐齊桓乃能霸天下也。○首句元本作十登九涉,依宋本、汲古。

䷬ 【萃】 東鄰愁苦,君亂天紀。日貪祿寵,必受其咎。

通《大畜》。震爲東鄰,坤爲愁苦、爲亂,乾爲君、爲天、爲祿寵。義多未詳,或指紂。○日,宋元本作甘,依汲古。宋元本下有“意合志同,內外相從,見吾伯公”三句,與上文義相反,斷爲衍文,否則只用此三句象甚合,語亦較有味,惟不能並用。

䷭ 【升】 三狸捕鼠,遮遏前後。死於環城,不能脫走。

詳《離》之《遯》。○環城,宋元本作壞城,汲古作外問,依《明夷》之《頤》校。

䷮ 【困】 虎狼爭強,禮義不行。兼吞其國,齊魯无王。

上兌爲虎狼,正反兌故曰爭強。兌爲吞、爲魯,巽齊,震爲王,震伏故曰齊魯无王,言秦併合六國,致列國無主也。

䷯ 【井】 五嶽四瀆,合潤爲德。行不失理,民賴恩福。

伏艮爲山岳,巽卦數五,故曰五岳。坎爲江河,巽後天數四,故曰四瀆。坎爲合、爲潤、爲衆,故曰民伏。震爲恩福。○恩,宋元本作息,依汲古。

䷰ 【革】 六月種黍,嵗晚無雨。秋不宿酒,神先其所。先困後通,與福相從。

通《蒙》。坎爲月,數六,震爲黍,故曰六月種黍。坎爲雨、爲暮,坤爲嵗,坤虛故无雨。兌爲秋,坎爲酒。宿,肅也。《儀禮》“宿尸”注:宿與《曲禮》“主人肅客”之肅同。又《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注:宿讀爲肅,戎也,茲云秋不宿酒,言无黍不能釀,至秋祭不能先期戒備酒醴也。震爲神,坤失,故曰失所。坎爲困,震爲通、爲後、爲從。震爲福,正反震,故曰相從。○從,宋元本作逢,依汲古。

䷱ 【鼎】 騋牝龍身,日馭三千。南上蒼梧,與福爲婚。道里夷易,身安無患。

詳《觀》之《比》。

䷲ 【震】 出入休居,安止无憂。上室之懽,虎爲季殘。

震出,伏巽爲入,艮止,故曰休居、曰安止。艮爲室、爲虎、爲季。○无,宋元本作相,懽作權,均依汲古。虎,汲古作虐,依宋元本。第三四句費解,疑有訛字。

䷳ 【艮】 南山昊天,刺政閔身。疾病无辜,背憎爲仇。

詳《謙》之《復》。○閔,宋元本作關,依汲古。憎,宋元本作增,非,依元本、汲古。

䷴ 【漸】 蒼耳東從,道頓跂踦。日辰不良,病爲祟禍。

元本注:蒼耳,馬也。《遯》之《小過》曰騎騅與蒼蓋即蒼耳。坎爲耳,伏震爲東、爲青,故曰蒼耳。艮爲道,坎蹇故曰跂踦。離爲日,艮爲時,故曰日辰,坎破故不良。坎爲病。○第二句元本作潼頓東徙,非,依宋本、汲古。

䷵ 【歸妹】 兄征東燕,弟伐遼西。大克勝還,封居河間。

震爲東、爲兄,兌爲燕,故曰兄征東燕。兌爲西,坎爲弟,坎水,故曰弟伐遼西。坎爲河。○居,宋元本作君,依汲古。

䷶ 【豐】 播輪折輻,馬不得行。豎牛之讒,賊其父兄。布衣不傷,終身無患。

互大坎爲輪輻,兌毀,故曰播輪折輻。震爲馬,坎陷故馬不行。離爲牛,伏艮爲豎,正反兌口,故曰豎牛之讒。震爲兄、爲父,坎爲賊。○輪,宋元本訛輸,衣作裘,患作殘,均依汲古。豎牛事在《左傳·成十六年》,見前。

䷷ 【旅】 駕之南海,晨夜不止。君子勞罷,僕夫憔苦。

通《節》。震爲南,兌爲海,震車,故曰駕之南海。震爲晨,坎爲夜,艮爲君子、爲僕夫,坎爲勞罷、爲苦。○夫憔,宋元本作使燋,依汲古。

䷸ 【巽】 怨虱燒被,忿怒生禍。褊心作難,意如爲亂。

巽爲蟲,故曰虱。震爲被,離火,震伏不見,故曰燒被。兌爲附決、爲剛魯,故曰怨、曰忿怒。伏坎爲心,坎陷,故曰褊心。意如,季平子名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公伐季氏”,褊心,謂昭公也,後公卒,爲季氏所逐,故曰意如作亂。○首句汲古作怨重被燒,難作事,均依宋元本。

䷹ 【兌】 張狂妄行,竊食盜粮。狗吠非主,囓傷我足。

通《艮》。互震爲張狂、爲行,坎爲盜竊,震爲粮,故曰竊食盜粮。艮爲狗,兌爲吠,震爲主,震覆故曰非主。兌爲囓,震爲足,兌毀故傷足。○盜粮,汲古作稻粱,茲依宋元本。

䷺ 【渙】 警蹕戒道,先驅除咎。王后親桑,以率群功,安我祖宗。

首二句皆震象。艮爲道、爲王,巽爲桑,艮爲安、爲祖。○咎,宋元本作害,依汲古。

䷻ 【節】 門戶乏食,困死誰告。對門不通,安所歸急。積藏五穀,一華千葉,市賈有息。

艮爲門戶,坎爲困,互震爲虛,故乏食。艮敗言,故困死誰告。二至五正反艮相對,故曰對門,艮止坎陷,故曰不通。不通則緩急難恃,故曰安所歸急。震爲歸也。坎爲積藏,卦數五,震爲穀,故曰積藏五穀。震爲旉、爲華葉、爲商賈,震生故曰息。○死,宋元本作無,安作莫,千作百,无第七句,均非,均依汲古。

䷼ 【中孚】 破敝復完,危者得安。鄉善无患,商人有息,利來入門。

兌爲破敝、爲毀折,故爲危。艮成終故復完而得安也。震爲商人,巽爲利入,艮爲門。○首句宋元本作被蔽復貌,依汲古。患,汲古作損,依宋元本。鄉同向。

䷽ 【小過】 疊疊累累,如岐之室。一息十子,古公治邑。

艮爲山、爲室,震爲生、爲息、爲子,兌數十,故曰一息十子。震爲公,艮爲邑。按:《詩·大雅》云:“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言古公初至岐,未有家室,暫陶覆陶穴而居。疊疊累累,穴居之狀,故曰如岐之室。○首句宋元本作壘壘壘壘,又岐作其,均依汲古。息,汲古作身,依宋元本。

䷾ 【既濟】 三嫗治民,不勝其任。兩馬爭車,敗壞家室。

無註

䷿ 【未濟】 蔽鏡无光,不見文章。少女不市,棄於相望。

離爲鏡、爲光,坎爲蔽,故无光,故不見文章。離爲文也。○第四句宋元本作棄其卻王,茲依汲古,未知孰是。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