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咸之第三十一

+ -

䷞ 【咸】 雌單獨居,歸其本巢。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巽爲雌、爲寡,故曰單獨。艮爲巢,巽寡髪,故曰毛羽憔悴。伏坤爲志、爲死。

䷀ 【乾】 小窗多明,道里利通。仁賢君子,國安不僵。

○小,宋元本作十,依汲古。里,汲古作理,依宋元本。○此用《咸》象。咸伏損,艮爲小、爲窗、爲明,坤爲道里。震爲利通、爲仁賢,艮爲君子、爲國、爲安。

䷁ 【坤】 心惡來怪,衝衝何懼。顔淵子騫,尼父聖誨。

淵,宋本作伯,誨作毋,依汲古。咸艮爲顔,兌爲淵,故曰顔淵。艮手爲騫,故曰子騫。乾爲父、爲聖,艮山故曰尼父,兌言故曰聖誨。

䷂ 【屯】 鳥鳴呼子,哺以酒脯。高棲水處,來歸其母。

艮爲鳥,震爲鳴、爲子,故曰鳥鳴呼子。震爲口,故曰哺。坎爲酒、爲脯。脯,肉也。艮高,故曰高樓,坤水坎水,故曰水處。坤爲母,震爲歸,言鳥聞呼,或高棲或水處皆至也。○棲,宋元本訛樓,依汲古。

䷃ 【蒙】 國馬生角,陰孽萌作。變易常服,君失于宅。

坤爲國、爲馬,艮爲角,互震故曰生角。坤爲陰、爲服、爲失,艮爲宅,震爲萌、爲君。《漢書·五行志》:“文帝十二年,有馬生角於吳,劉向以爲吳舉兵向上之萌”,又《史記》:“燕太子丹爲質於秦,求歸,秦王曰:待馬生角,既而馬果生角,乃放歸”,此皆反常之事,故曰變易常服。

䷄ 【需】 入宇多悔,耕石不富。衡門屢空,使士失意。

○宇,汲古作年,從宋元本。似多用伏象。

䷅ 【訟】 諸孺行賈,遠涉山阻。與旅爲市,不危不殆,利得十倍。

伏《震》爲孺、爲商賈,坤衆故曰諸孺。乾爲陵,故曰山阻。伏巽爲市、爲利、爲三倍。○諸孺,宋本作情懦,茲依汲古。

䷆ 【師】 梁破橋壞,水深多畏。陳鄭之間,絕不得前。

艮爲橋梁,艮覆故曰破壞,坎爲破也。坤水坎水故曰水深。坎爲畏,震爲陳,坎爲平、爲鄭,坎陷故不前。

䷇ 【比】 雙鳧俱飛,欲歸稻池。經涉萑澤,爲矢所射,傷我胸臆。

此兼《咸》象。艮爲鳧,兌數二,故曰雙鳧。兌爲池,巽爲稻、爲萑,坎爲矢,坤爲胸。○射傷,汲古作傷損,依宋元本。

䷈ 【小畜】 謾誕不成,倍梁滅文。許人賣牛,三夫爭之。失利後時,公孫懷憂。

未詳。○倍、賣。汲古作佶、作買。依宋元本。夫,宋元本作失,依汲古。按:伏《豫》正反震故曰謾誕、曰爭、曰三夫。艮爲牛、爲時。

䷉ 【履】 南國饑凶,民失糟糠。少子困捕,利无所得。

乾爲南,伏坤爲國,離爲饑,巽爲糟糠,兌爲食。○饑凶,宋元本作凶饑,依汲古。

䷊ 【泰】 狗吠非主,狼虎日擾。驚我東西,不爲家咎。

震爲鳴吠、爲主,伏艮爲狗、爲虎狼,震爲驚、爲東,兌爲西,艮爲家。狗吠非主,言非其主人而必吠也。

䷋ 【否】 望龍无目,不見手足。入水求玉,失其所欲。

乾爲龍,艮爲目,巽伏故无。震爲足,震伏故不見。艮爲手,巽伏故亦不見。乾爲玉,坤爲水,巽入艮求,故曰入水求玉。坤爲失,故所欲不得也。

䷌ 【同人】 以鹿爲馬,欺誤其主。聞言不信,三日爲咎。黃龍三子,中樂不殆。

伏《師》。震爲鹿,坤爲馬,故曰以鹿爲馬。震爲主,離上下兌口相背,故曰欺誤、曰聞言不信。與《明夷·初九》之“有言”義同也。離數三,故曰三日。震爲黃龍、爲子,爲樂,《史記·秦本紀》:“趙高獻鹿於二世,曰馬也”。

䷍ 【大有】 養幼新婚,未能出門。登宋望齊,不見太師。

此用《咸》象。少男少女故曰養幼,六爻皆交,故曰新婚。乾爲門,巽伏,故曰未能出門。架木爲屋曰宋,艮爲宋、爲望,巽爲齊,乾爲太師,巽伏故不見。

䷎ 【謙】 王也季子,相與爲友。明允篤誠,升擢薦舉。

艮爲王孫、爲季子。艮爲友,正反艮,故曰相與爲友。艮爲明、爲升擢。○季,汲古作貴,依宋元本。

䷏ 【豫】 山水暴怒,壞梁折柱。稽難行旅,留連愁苦。

艮爲山,坤水坎水,上震,故曰山水暴怒。艮爲梁柱,坎折,故曰壞梁折柱。坎陷艮止,故曰稽難、曰留連,震爲行旅,坎爲愁苦。

䷐ 【隨】 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碎我葦蘆。室家飢寒,思吾故初。

艮爲鸇鳩、爲巢,下震故曰徙巢。兌爲西,震爲雷、爲葦蘆,艮爲室家。○碎,宋元本作破,依汲古,兌毀折故碎。

䷑ 【蠱】 登高傷軸,上阪弃粟。販鹽不利,賈牛折角。

互震爲軸、爲登,兌爲折,故傷軸。艮爲阪,巽爲粟,在下故曰弃粟。震爲商販,兌爲鹽鹵。艮爲牛、爲角,兌爲折。○買牛折角,元本買作賣,汲古作市賈折閱,非,茲依宋本。

䷒ 【臨】 祝鮀王孫,能事鬼神。節用綏民,衛國以存。饗我旨酒,眉壽多年。

《論語》:“祝鮀治宗廟,故曰能事鬼神”,注:祝鮀,衛大夫子魚也。疏:《左傳》:子行敬子謂靈公曰:“會同難,其使祝鮀從。”將盟,果長衛侯,故曰衛國以存。坤爲鮀,震言故曰祝鮀。震爲王、爲神,坤爲鬼、爲民、爲國。○鮀,元本作施,依宋本、汲古。第五句依宋元本,汲古无。

䷓ 【觀】 九里十山,道卻峻難。牛馬不前,復返來遠。

坤數十,互艮故曰十山。朱震云,坤亦數九,故曰九里。艮爲道,卻,退也。巽爲進退,故曰道卻。坤爲牛、爲馬,艮止坤下,故不前。

䷔ 【噬嗑】 枯樹不花,空淵无魚。舊鳥飛翔,利棄我去。

震爲樹,離火故枯。坎爲淵,巽爲魚,巽伏故无魚。艮爲鳥、爲飛。○舊,宋元本作蕉,茲依汲古。亦未安。疑爲鷙字。

䷕ 【賁】 雄狐綏綏,登上崔嵬。昭告顯功,大福允興。

艮爲狐,陽卦,故曰雄狐。震爲登,艮山,故曰崔嵬。震言故曰告。○綏綏,宋元本作唯唯,汲古作綏遺,依局本。上,汲古作山,依宋元本。崔,宋元本作山,依汲古。《詩·齊風》:“南山崔崔,雄狐綏綏”,序謂刺襄公禽獸之行,林義似異。

䷖ 【剝】 啞啞笑喜,相與飲酒。長樂行觴,千秋起舞,拜受大福。

此用《咸》卦伏象。○笑喜相與,汲古作笑言與歡,依宋元本。

䷗ 【復】 大椎破轂,長舌亂國。牀第之言,三世不安。

兌爲舌,震形較兌多一陰,故曰長舌。坤爲國、爲亂,伏巽爲牀,震爲言,數三,坤爲世,故曰三世。椎轂疑皆爲震象。○椎,汲古訛推,宋元本。

䷘ 【无妄】 男女合室,二姓同食。婚姻孔云,宜我孝孫。

艮爲室,震男巽女俱在艮體中,故曰合室。震爲口,爲食,正反震相對,故曰同食。艮爲孫,巽順,故曰孝孫。○二,汲古作三,從宋元本。

䷙ 【大畜】 千仞之牆,禍不入門。金籠鐵疏,利以辟兵。欲南上阪,軸方不轉,遠車復反。

艮爲牆,在上故曰千仞。乾爲門,坤爲禍,坤伏故禍不入門。乾爲金,艮亦爲金,故曰金籠鐵疏。疏梳同。艮爲刀兵,艮止故辟兵。震爲南,艮爲阪,伏坤爲軸、爲方,艮止故不轉。震爲車、爲反也。○禍不,汲古作不得,辟作避,南上作上南,均依宋元本。軸方,宋元本作轉萬,今依汲古。

䷚ 【頤】 華言風語,自相詿誤。終無凶事,安甯如故。

震爲旉,故曰華言,伏巽,故曰風語,正反震故詿誤。坤爲凶、爲事,艮爲終,故終無凶事,艮止故安甯如故。

䷛ 【大過】 汎汎柏舟,流行不休。耿耿寤寐,心懷大憂。仁不遇時,退隱窮居。

詳《屯》之《乾》。心,依校各本皆作公。

䷜ 【坎】 大尾小頭,重不可搖。上弱下強,陰制其雄。

艮爲尾,坎爲頭,陽陷陰中故曰陰制其雄。

䷝ 【離】 一身三口,語無所主。東西南北,迷惑失道。

兌爲口,離數三,故曰三口。伏坎,數一,伏艮爲身,故曰一身。正反兌故曰語無所主。兌爲西,伏震爲更,離爲南,伏坎爲北,伏艮爲道,正反艮故迷惑失道。

䷟ 【恒】 南行求福,與喜相得。封受上賞,鼎足輔國。

震爲南、爲行、爲喜、爲鼎、爲足,乾爲福,伏坤爲國。

䷠ 【遯】 過時不歸,雌雄苦悲。徘徊外國,與母分離。

艮爲時,震爲歸,二至四震伏故曰不歸。互巽爲雌,震爲雄,震伏不見,故曰苦悲。艮爲國,艮止故徘徊。坤爲母,坤伏不見,故曰與母分離。○第二句宋本作苦悲雄惟,元本作苦悲雄雌,茲依汲古。

䷡ 【大壯】 堯舜在國,陰陽和得。涿聚衣裳,晉人无殃。

震爲帝,故曰堯舜。《左傳·哀二十三年》:“晉伐齊,智瑤禽顔涿聚。”故曰晉人无殃,然語意與上二句不屬。衣裳,宋元本作衣常,仍難解。

䷢ 【晉】 周成之降,越裳夷通。疾病多祟,鬼哭其公。狼子野心,宿客不同。

此用《咸》象。伏震爲周,艮爲咸,故曰周成。坤爲裳,震爲南,故曰越裳。坤爲夷、爲疾病、爲鬼,艮爲哭,震爲公,震覆坤死,故曰鬼哭其公。艮爲狼,坤爲野、爲心。巽爲旅客,坤爲夜,故曰宿客。○首句宋本作周成之降,汲古成作公,茲依《遯》之《坤》,然義皆與下四句不協,闕疑待攷。又狼子,宋本作鳥子,尤非。

䷣ 【明夷】 申酉脫服,牛馬休息。君子以安,勞者得懽。

坤居申方,坎先天居酉方,坤爲牛,震爲馬,坎隱故曰脫服。服,轅外馬脫服即休息也。坎爲勞,震爲懽,言申酉日暮牛馬與人皆安息也。

䷤ 【家人】 凱風無母,何恃何怙。幼孤弱子,爲人所苦。

巽爲風、爲母,巽隕落,故無母。坎爲孤、爲苦。凱風,《邶風》篇名,毛謂母不安其室,茲謂无母,義與毛異。○第二句宋元本作何怙何恃,依汲古。

䷥ 【睽】 出門上堂,從容牖房,不失其常。天牢地戶,勞者憂苦。

伏《艮》爲門室牖房。坎爲牢,艮爲天,故曰天牢。坎爲北、爲勞憂,《晉書·天文志》:“天牢六星在北斗下,貴人之牢也”,《河圖括地象》:“西北爲天門,東南爲地戶”,兌居東南,伏艮爲戶也。

䷦ 【蹇】 天厭周德,命與南國。以禮靜民,兵革休息。

艮爲天,震爲周、爲德,故曰天厭周德。艮爲國,離南,故曰南國。離爲兵革,艮止故休息。厭,足也,滿也,言周德盛天,與以南國也。

䷧ 【解】 堂桑折衝,佐鬬者傷。暴臣失國,良臣被殃。

未詳。堂桑,宋元本作常葉,姑依汲古,皆未安。衝,汲古作衡,姑依宋元本。失,汲古作反,亦姑依宋元本。

䷨ 【損】 合歡之國,嘉喜我福。東岳西山,朝齊成恩。

震爲歡,坤爲國,正反震相對,故曰合歡之國。震爲喜、爲福,艮爲山岳,震東兌西,故曰東岳西山。震爲朝、爲齊,齊,同隮,《詩·鄘風》:“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傳》:“隮,升也”,按:《樂記》“地氣上齊”注:齊,躋也。而躋與隮皆訓升,是齊詩本作齊字,與毛異,而義同也,言雲升雨降故曰成思。

䷩ 【益】 耕石不生,弃禮无名。縫衣失針,襦袴不成。

震爲耕,艮爲石,坤死,故曰不生。坤爲禮、爲失,震爲衣、爲襦袴,巽敝,故不成針,爲坎象,四五半坎,故失針。

䷪ 【夬】 聾瞢闇盲,跛倚不行。坐尸爭骸,身被火災,困其多憂。

《履·六三》云:“眇能視,跛能履”,謂兌爲半離半震也,故茲亦曰盲、曰跛。推之夬亦半坎也,故曰聾。伏艮爲坐,坤爲尸,兌爲骸,坤爲身,艮爲火,故曰身被火災。艮爲困,坤爲憂,故曰困其多憂。爭,《廣韻》云諫諍也,止也。坐尸爭骸,言不能行之人有類於坐尸止骸而不能動,故遇火而困,伏坤爲災憂。○盲,宋元本作瞢,依汲古。第三句宋本、汲古作坐戶孚骸,依元本。火,汲古作大,依宋元本。困,宋元本作因,依汲古。

䷫ 【姤】 生長太平,仁政流行。四方歸德,社稷康榮。

生長,宋元本作長生,此用《復》象。震爲生,震樂故曰太平。坤爲政,震爲仁,故曰仁政流行。坤爲四方、爲社稷,震爲德、爲康榮。

䷬ 【萃】 桀跖並處,民人愁苦。擁兵荷糧,戰於齊魯。合卺同牢,姬姜竝居。

坤惡故曰桀,巽爲盜,故曰跖。坤巽連體,故曰並處。坤爲人民、爲愁苦。艮爲兵、爲荷,巽爲糧、爲齊,兌爲魯。五六句與上意不屬,定爲衍文。○同牢,汲古作得牢,非,依宋元本。《昬禮》:“同牢而食”。民人,宋元本作民之,從汲古。

䷭ 【升】 南與凶居,破車失襦。西行無袴,亡其寶賂。

震爲南,坤爲凶、爲車,兌毀故破車。震爲襦,坤亡故失襦。兌爲西,巽爲袴,震爲玉,坤亡故曰无袴、曰亡其實[當作寶]賂。

䷮ 【困】 空槽注器,豚彘不至。張弓祝雞,雄父飛去。

伏震爲槽、爲器。注,擊也。伏艮爲擊,巽爲豕,故曰豚彘,坎陷故不至。凡飼豕擊槽即至,今槽空無食,故雖擊不至。巽爲雞,坎爲弓,兌口故曰祝雞。祝,呼也。張弓呼故懼而飛去也。○父,《師》之《旅》、汲古作鳩,《說文》:“父,家長率教者”,然則雄父是雞之首領。父同甫。

䷯ 【井】 望尚阿衡,太宰周公。屏藩湯武,立爲王侯。

詳《同人》之《師》。

䷰ 【革】 朝鮮之地,箕子所保。宜家宜人,業處子孫。

詳《大畜》林。

䷱ 【鼎】 息憂解笑,故貧今富。載樂履善,與福俱遇。

息,宋元本作昔,依汲古。遇,汲古作憂,依宋元本。貧,宋元本作貪,樂作筞,依汲古。伏坎爲憂,震爲解、爲笑,伏坤爲貧,乾爲富,故曰故貧今富。伏震爲樂、爲善、爲履、爲車,故曰載樂。震爲福也。

䷲ 【震】 叔迎伯兄,遇巷在陽。君子季姬,並坐鼓簧。

震爲伯、爲兄,互艮爲叔,伏離爲巷、爲陽,言遇伯兄于巷之陽也。艮爲君子、爲季,震爲姬,故曰季姬,爲樂故曰鼓簧。○巷,宋元本作卷,益難解,姑依汲古。《詩·秦風》:“既見君子,並坐鼓簧”。

䷳ 【艮】 順風縱火,芝艾俱死。三害集房,十子中傷。

詳《剝》之《坤》。○俱死,汲古作俱亡,依宋元本。

䷴ 【漸】 駕車入里,求鮮魴鯉。非其肆居,自令失市。君子所在,安无危殆。

坎爲車,艮爲里、爲求,巽爲入、爲魚,故曰求鮮魴鯉。所求非地,故曰非其肆居。巽爲室,艮爲君子、爲安。○其,汲古作吾,依宋元本。殆,宋元本作咎,依汲古。

䷵ 【歸妹】 拔劍傷手,見敵不起。良臣无佐,困辱爲咎。

伏艮爲劍、爲手,坎破故傷手。坎爲隱伏故不起。艮爲臣,坎爲困辱。○咎,汲古作苦,依宋元本。

䷶ 【豐】 亂君之門,佐鬬傷跟。榮私貪祿,身爲悔殘。東下泰山,見我所歡。

離爲亂,震爲君,伏艮爲門,故曰亂君之門。伏震爲跟,正反震相對故曰鬬,兌折故曰傷。艮爲身、爲山,震東故曰東下泰山。

䷷ 【旅】 慈母望子,遙思不已。久客外野,使我心苦。

巽爲母,巽順故曰慈母。離爲望,巽爲旅客,艮爲外野,伏坎爲心。

䷸ 【巽】 魴生淮卻,一轉爲百。周流四海,无有患惡。

詳《蠱》林。淮卻,元本作江淮,依宋本、汲古。卻,隙同。

䷹ 【兌】 甘露醴泉,太平機關。仁德感應,嵗樂民巡。

詳《屯》之《謙》。

䷺ 【渙】 采薇出車,魚麗思初。上下役急,君子免憂。

采薇、出車、魚麗,皆《小雅》詩。《詩序》采薇,遣將率戍役也;出車,勞遠率也;魚麗,美萬物盛多面備禮也。又云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內,采薇以下治外,故林曰思初,言思文武周初之盛美也。震爲薇,艮爲采,震爲出、爲車,巽爲魚,艮爲君子,坎憂震解,故免憂。○采,元本作採,依宋本、汲古。役,宋元本作從,依汲古。

䷻ 【節】 豕生魚魴,鼠舞庭堂。雄佞施毒,上下昏荒,君失其邦。

詳《蒙》之《比》。此以坤爲魚,坎入坤,故曰豕生魚魴。

䷼ 【中孚】 三頭六目,道畏難宿。寒苦之國,利不可得。

丁云:《山海經》:“一身三頭”,《淮南子·地形訓》有三頭氏。艮爲頭,數三,故曰三頭。

䷽ 【小過】 鷰雀銜茅,以生孚乳。昆弟六人,姣好孝悌。各同心願,和悅相樂。

詳《小畜》之《兌》。兌爲燕。○鷰,宋元本作驚,依汲古。姣,依宋元本,汲古作懽。孝悌,宋元本作悌孝,依汲古。

䷾ 【既濟】 文君之德,仁義致福。年无胎夭,國富民實。君子在室,曾累益息。

此用《咸》象。伏坤爲文,乾爲君、爲仁、爲年,伏震爲胎,震生故不夭。艮爲國、爲君子、爲室,乾爲富實,伏坤爲層累。○之德,汲古作德義,仁義作仁聖,君子在室作臥者在室,均依宋元本,惟元本室作堂。息,宋元本作恩,茲依汲古。曾累益息者,言生息層累而益勝也,古曾層同。

䷿ 【未濟】 愁梁未成,无以至陳。水深難涉,使我不前。

此似用《咸》象。兌秋艮梁,兌毀故不成,互大坎故曰水深,艮止故不前。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