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巽之第五十七

+ -

䷸ 【巽】 溫山松柏,常茂不落。鸞鳳以庇,得其歡樂。

詳《需》之《恒》。

䷀ 【乾】 采唐沬鄉,要期桑中。失信不會,憂思約帶。

詳《師》之《噬嗑》。○期,汲古作我,思約作在鈎,均依宋元本。

䷁ 【坤】 有鳥飛來,集于宮樹。鳴聲可惡,主將出去。

詳《屯》之《夬》。○可惡,汲古作畏惡,依宋元本。

䷂ 【屯】 仁政之德,參參日息。成都就邑,日受厥福。

詳《旅》之《臨》。○參參,局本作恭恭。

䷃ 【蒙】 他山之錯,與璆爲仇。來攻吾城,傷我肌膚,邦家搔憂。

詳《明夷》。○錯,宋元本作儲,來,汲古作夾,依宋元本。

䷄ 【需】 齎貝贖狸,不聽我辭。繫於虎須,牽不得來。

詳《否》之《革》。

䷅ 【訟】 一簧兩舌,佞言諂語。三奸成虎,曾母投杼。

詳《師》之《乾》。○佞,宋元本作妄,依汲古。

䷆ 【師】 魁行搖尾,逐雲吹水。汙泥爲陸,下田宜稷。

詳《同人》之《漸》。首句宋元本汲古皆作薄行搔尾,依《同人》之《漸》校。

䷇ 【比】 天門九重,深內難通。明登至莫,不見神公。

艮居戌亥,故曰天門。內經以戌亥爲天門,辰巳爲地戶是也。坤爲重,數九,故曰天門九重。《漢上易》謂坤納癸,自乙至癸,故數九也。重坤,故曰深,坤閉,故曰難通。艮爲光明,坎爲莫,震爲神、爲公,三五震覆,又坎爲隱,故不見也。《後漢·郎顗傳》神在天門,出入聽候,言神在戌亥,司候帝王興衰得失。○深,汲古作澤。登,宋元本作坐,依汲古。至,汲古作到,依宋元本。

䷈ 【小畜】 闇目失明,耳閼不聰。陷入深淵,滅頂憂凶。

二至四兌,易以兌爲眇,故曰闇目失明。又離爲目,伏坎,故曰闇目也。伏坎爲耳、爲塞,故曰耳閼不聰。閼,音遏,壅塞也。伏坤爲淵,坎陷。艮爲頂,坤爲滅、爲凶,故曰滅頂憂凶。坎水,坤水,故有此象。○目失,汲古作昧不,閼作聾,憂作成,均依宋元本。不聰,宋元本作聽聰,非,依汲古。頂,元本訛頃。

䷉ 【履】 霧露早霜,日暗不明。陰陽孽疾,年穀大傷。

伏坎爲霧露,坤爲霜,離爲日,伏坎,故不明。但林詞似全用旁通,艮亦爲日,與坎連體,故曰不明也。坎爲疾,震爲穀,坤爲年歲、爲喪,故曰年穀大傷。

䷊ 【泰】 三階土廊,德義明堂。交讓往來,享燕相承。箕伯朝王,錫我玄黃。

《漢書·東方朔傳》注: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爲天子,中階爲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爲士庶人。坤爲階,震數三,故曰三階。艮爲廊、爲明堂,兌爲燕享。震爲伯、爲箕,乾爲王,天玄地黃,故曰錫我玄黃。○階,宋元本訛諧,依汲古。

䷋ 【否】 爭雞失羊,利得不長。陳蔡之患,賴楚以安。

巽爲雞,兌爲羊,兌伏,故失羊。巽爲利、爲長,坤喪,故曰不長。震爲陳、爲蔡、爲楚,坤爲患,艮爲安。《史記》孔子厄於陳蔡,楚昭王發兵救之,得免。

䷌ 【同人】 天旱水涸,枯槁无澤,未有所獲。

火在天下,故曰天旱。坎伏,故曰水涸。離爲枯槁。

䷍ 【大有】 陶朱白圭,善賈息貲。公子王孫,富利不貧。

乾爲大赤,離火,故曰陶朱。乾爲玉,乾金色白,故曰白圭。遇卦巽爲商賈、爲利,故曰善賈息貲。伏震爲公、爲子、爲王,艮孫,故曰公子王孫。重巽,故曰富利不貧。○貲,宋元本作資,依汲古。

䷎ 【謙】 龜厭江海,陸行不止。自令枯槁,失其都市,憂悔无咎。

詳《泰》之《節》。

䷏ 【豫】 黃鳥採蓄,既嫁不答。念吾父兄,思復邦國。

《詩·小雅·黃鳥篇》言旋言歸,復我諸兄,復我諸父;《我行篇》言采其蓫,爾不我畜,復我邦族,皆刺禮教不行、婦中道見棄之詩。蓫,《釋文》云本又作蓄,今易林即作蓄,是焦與毛詩異讀也。震爲黃,艮爲鳥、爲采,震爲蓄。蓄,冬菜也。震爲嫁,二至四震反,故云不答。坎爲思念,伏乾爲父,震爲兄,坤爲吾、爲邦國,震反,故曰復。

䷐ 【隨】 田鼠野雞,意常欲逃。拘制籠檻,不得動搖。

詳《需》之《隨》。

䷑ 【蠱】 平國不君,夏氏作亂。烏號竊發,靈公殞命。

詳《臨》之《晉》。

䷒ 【臨】 巨蛇大,戰於國郊。上下閉塞,君主走逃。

詳《剝》之《艮》。

䷓ 【觀】 讒言亂國,覆是爲非。伯奇流離,共子憂哀。

詳《豐》之《鼎》。

䷔ 【噬嗑】 鬱怏不明,爲陰所傷。衆霧集聚,共奪日光。

詳《噬嗑》之《艮》。○怏,宋元本訛映,依汲古。

䷕ 【賁】 望城抱子,見邑不殆。公孫上堂,大君歡喜。

離爲望,艮爲城、爲抱,震子,故曰望城抱子。艮爲邑,坎爲殆,震解,故不殆。艮爲孫、爲堂,震爲公,故曰公孫上堂。震爲君、爲喜。殆,音以。

䷖ 【剝】 三蟲爲蠱,剗迹无與。勝母盜泉,君子弗處。

詳《觀》之《困》。○虫,從宋元,汲古作蟲。爲,宋元本作作,茲依汲古。

【後】 車馳人趨,卷甲相求。齊魯寇戰,敗于犬丘。

詳《坤》之《兌》。戰,宋元本作戎,依汲古。

䷘ 【无妄】 欲訪子車,善相欺紿。桓叔相迎,不見所期。

初至四正反震,故曰欺紿。艮爲叔、爲木,故曰桓叔。《說文》桓,郵亭表也。其事未詳。

䷙ 【大畜】 爭雞失羊,亡其金囊,利得不長。陳蔡之患,賴楚以安。

詳《恒》之《夬》。

䷚ 【頤】 歲暮花落,陽入陰室。萬物伏匿,利不可得。

坤候卦爲亥,故曰歲暮。兌爲華,兌伏不見,故曰花落。乾本居亥,坤行至亥陰牝陽,故曰陽入陰室。艮爲室,即文言所謂陰凝于陽也。坤爲萬物所藏,故曰伏匿。巽爲利,巽伏,故曰利不可得。○匿利,宋元本作藏匿,依汲古。

䷛ 【大過】 晨風文翰,大舉就溫。昧過我邑,羿无所得。

詳《小畜》之《革》。翰,宋元本作翮,依汲古。第三句宋本、汲古作過我成邑,元本作過我城邑,依《小畜》之《革》校。

䷜ 【坎】 時鵠抱子,見蛇何咎。室家俱在,不失其所。

詳《否》之《鼎》。

䷝ 【離】 隱隱大雷,霧霈爲雨。有女癡狂,驚駭鄰里。

伏震爲雷,重坎,故曰霧霈爲雨。巽爲女,巽進退,故曰癡狂。伏震爲驚駭,艮爲里。

䷞ 【咸】 无足斷跟,居處不安,凶惡爲患。

詳《革》之《蹇》。

䷟ 【恒】 破筐敝筥,弃捐於道,不復爲寶。

震爲筐筥、爲道、爲寶,兌毀,故破敝,故弃捐。

䷠ 【遯】 三雞啄粟,十雛從食。饑鳶卒擊,亡其兩叔。

詳《中孚》之《頤》。

䷡ 【大壯】 乘車七百,以明文德。踐土葵丘,齊晉受福。

詳《兌》之《剝》。

䷢ 【晉】 百足俱行,相輔爲強。三聖翼事,王室寵光。

詳《屯》之《履》。

䷣ 【明夷】 典冊法書,藏閣蘭臺。雖遭潰亂,獨不遇災。

詳《坤》之《大畜》。閣,汲古作在,依宋元本。此以坤爲書冊,火在下,故不遇。

䷤ 【家人】 西誅不服,恃強負力。倍道趨敵,師徒敗覆。

詳《需》之《屯》。西,宋元本作四,依汲古。趨,汲古作奔,依宋元本。

䷥ 【睽】 春陽生草,夏長條肄。萬物蕃滋,充寶益有。

詳《井》之《巽》。

䷦ 【蹇】 磝磽禿白,不生黍稷。无以供祭,祇靈乏祀。

此用遇卦巽象。巽爲白,寡髪,故曰禿白。艮山,故曰磝磽。磝磽,山田小石也。巽爲黍稷,兌毀,故不生。震爲祭、爲神,故曰祇靈。震伏,故乏祀。○磝磽,宋元本作磝磝,依汲古。乏,汲古作代,依宋元本。

䷧ 【解】 牽衣涉河,水深漬罷。幸賴舟子,濟脫无他。

詳《坤》之《萃》。第二句汲古作澗流浚多,依宋元本。罷,音婆。《唐韻正》云: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皆音婆,今人音皮而誤。按:林以罷與河韻,正與韻正說合。

䷨ 【損】 宜行賈市,所求必倍。載喜抱子,與利爲友。

詳《大過》之《恒》。戴,汲古作載,依宋元本。

䷩ 【益】 兄征東夷,弟伐遼西。大克勝還,封居河間。

震爲兄、爲東、爲征,互坤,故曰東夷。伏兌爲西,坤水,故曰遼西、曰河間。艮爲封。○居,宋元本作君,依汲古。

䷪ 【夬】 初雖驚惶,後乃无傷。受其福慶,相孝爲王。

乾爲福慶、爲王,相孝爲王,言輔相秦孝公,使秦稱王也。似指商鞅。兌西,故曰商。

䷫ 【姤】 隨風乘龍,與利相逢。田獲三倍,商旅有功。憧憧之邑,長安无他。

巽風乾龍,故曰隨風乘龍。巽爲利、爲三倍,伏震爲田,故曰田獲三倍。巽爲商旅,伏坤爲邑、爲安,巽爲長,故曰長安。他蛇古通,巽爲蛇,中孚初爻有他不燕,即以巽爲蛇,林本易也。

䷬ 【萃】 魚擾水濁,寇圍吾邑。城危不安,驚恐狂惑。

坤巽皆爲魚,而坤爲水,坤黃,故曰水濁。風散,故曰魚擾。坤爲吾、爲邑,巽爲寇,故曰寇圍吾邑。艮爲城,風隕,故曰城危。坤爲憂懼,爲迷,故曰驚恐狂惑。

䷭ 【升】 雖塞復通,履危不凶,保其明功。

坤爲閉塞,震爲通、爲履,互大坎爲危,故曰履危。坤爲凶,震解,故不凶。○汲古多以道立宗四字,宋元本无。塞,宋元本作窮,依汲古。

䷮ 【困】 坤厚地德,庶物蕃息。平康正直,以綏大福。

巽爲庶物,伏震爲蕃鮮,故曰蕃息。伏坎爲平、爲正直,震爲大福。

䷯ 【井】 山水暴怒,壞梁折柱。稽難行旋,留連愁苦。

詳《咸》之《豫》。

䷰ 【革】 使燕築室,身不庇宿。家无聊賴,瀸我衣服。

兌爲燕,伏艮爲室、爲築、爲身、爲庇,艮伏,故曰身无庇宿,曰家无聊賴。坎爲宿,艮爲家也。伏震爲衣,坤水,故曰瀸我衣服。瀸,濕也。○瀸,汲古作織,依宋元本。

䷱ 【鼎】 矢石所射,襄公㾐劇。吳子巢門,傷病不治。

通《屯》。坎爲矢、爲射,艮爲石,震爲公、爲輔佐,故曰襄公。㾐,病也。按:宋襄公與楚戰,傷股而病,坤死,故曰㾐劇。震爲子、爲言,故曰吳子。《說文》吳,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魯頌》不吳不場,《傳》吳,譁也,故震爲吳,坤爲門,艮爲巢,故曰巢門。襄二十五年,諸樊伐楚門于巢,巢牛臣射之,卒。坤死,故曰傷病不治。○痢,《公羊傳》大災者何,紵也。注:疾病也。元本訛痢,依宋本、汲古。門于巢,杜注云:將攻巢門。

䷲ 【震】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榮寵赫赫,不可得保。顛颠墜墜,更爲士伍。

詳《中孚》之《晉》。

䷳ 【艮】 宮門悲鳴,臣圍其君,不得東西。

艮爲宮門,互坎爲悲,震爲鳴、爲君。艮爲臣,上艮下艮,震君在中,故曰臣圍其君。震東,坎西,坎陷,艮止,故曰不得東西。

䷴ 【漸】 戴盆望天,不見星辰。顧小失大,福逃牆外。

詳《賁》之《蒙》。

䷵ 【歸妹】 天之所明,禍不遇家。反目相逐,終得知美。

小畜以離爲反目,茲二至四互離,故亦曰反目。震爲逐,坎爲和。○目,宋元本作自,美作鳴,均依汲古。

䷶ 【豐】 天陰霖雨,塗行泥潦。商人休止,市无所有。

詳《夬》之《大過》。

䷷ 【旅】 嘉門福喜,增累盛熾。日就有德,宜其家國。

艮爲門,伏震爲福喜、爲盛熾。離爲日,艮爲家國。○第四句宋元本作宜民宜國,茲依汲古。

䷹ 【兌】 南山之陽,華葉將將。嘉樂君子,爲國寵光。

詳《革》之《大有》。此皆用旁通象。

䷺ 【渙】 畫龍頭頸,文章未成。甘言美語,詭辭无名。

詳《蒙》之《噬嗑》。詭,宋元本作說,茲依汲古。

䷻ 【節】 嬰兒孩子,未有知識。彼童而角,亂我政事。

詳《損》之《大畜》。以震爲孩子可證《明夷》五爻非箕子也。

䷼ 【中孚】 陰作大姧,欲君勿言。鴻鵠利口,發其禍端。荊季懷憂,張伯被患。

通《小過》。坎爲姧,互大坎,故曰大奸。震爲君、爲言,艮止,故曰勿言。震爲鴻鵠,兌爲口,互巽,故曰利口。震爲荊、爲張伯,艮季,坎爲憂患。○其,宋元本作患,依汲古。端,汲古作亂,依宋元本。

䷽ 【小過】 德之流行,利之四鄉。雨師灑道,風伯逐殃。巡狩封禪,以告成功。

詳《益》之《復》。

䷾ 【既濟】 禹將爲君,裝入崑崙。稍進陽光,登見溫湯,功德昭明。

坎爲湯,下離,故曰溫湯。離爲陽光、爲照明,餘皆用半震半艮。

䷿ 【未濟】 五岳四瀆,含潤爲德。行不失理,民賴恩福。

詳《頤》之《明夷》。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