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籍典藏

国学典籍

  • 首页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古籍
  3. 子部
  4. 术数类
  5.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革之第四十九

+ -

䷰ 【革】 馬服長股,宜行善市。蒙祐諧偶,獲金五倍。

乾爲馬,巽爲股、爲長,故曰馬服長股。服,猶駕也。乾爲金,巽爲市、爲倍,卦數五,故曰獲金五倍。○市,元本作布,依宋本。第三句汲古作俱蒙福祐,五作三,俱依宋元本。

䷀ 【乾】 高原峻山,陸土少泉。草木林麓,喜得所蓄。

此用《革》象。伏艮,故曰高原、曰峻山。伏坤爲陸土,坎爲泉,坎伏,故曰少泉。震爲草木、爲喜,艮止,故曰蓄。○陸土,汲古作阯大,依宋元本。

䷁ 【坤】 一門二關,結緝不便。峻道異路,日暮不到。

此用遇卦《革》象。坤爲門,伏坎,數一,故曰一門。坎爲關,坤數二,故曰二關。坤閉,故曰結緝。艮爲道路,山高故曰峻道。蒙二至上正反艮,故曰異路。艮爲日,坤爲暮,艮止,故不到。多用革伏象。關,門牡也。一門數關,故結緝不便。

䷂ 【屯】 憂患解除,喜至慶來。坐立懽門,與樂爲鄰。

坎爲憂患,震爲解,爲喜樂,艮爲門、爲坐。

䷃ 【蒙】 殊類異路,心不相慕。牝牛牡猳,鰥无室家。

坤爲類,艮爲路,二至上正覆艮,故曰殊類異路。坎爲心,二至上艮震相反,故不相慕。坤爲牝牛,坎爲牡猳,艮爲鰥、爲家,坎爲室,言牛豕殊類,雖一牝一牡,而不能配合,故无室家也。○殊,汲古訛疎,依宋元本。

䷄ 【需】 太王爲父,季歷孝友。文武聖明,仁政興起。旦隆四國,載福綏厚。

乾爲王、爲父、爲始,故曰太王。伏艮爲季,坤爲孝友、爲文,兌剛爲武,乾爲仁聖,互離爲晝,故曰旦。坤爲國,兌西方金,數四,故曰四國。○季歷,宋本、汲古作正季,依元本。林詞歷敍周王之由。旦,周公名。四國,猶四方,非管蔡商奄。

䷅ 【訟】 臨河求鯉,燕婉失餌。屏氣攝息,不得鯉子。

通《明夷》。坤爲水、爲河、爲魚,坤柔順,故曰燕婉。巽爲餌,坎失,故燕婉失餌。震爲氣息,坤閉,故屏氣攝息。震爲子,坤魚,故曰鯉子。坤喪,故不得。○失餌,汲古作笑弭,依宋元本。

䷆ 【師】 賈利求福,莫如南國。仁德所在,金玉爲質。

坤爲利,震爲福、爲南,坤爲國,故曰南國。震爲仁德,伏乾爲金,震爲玉。○質,宋元本作寶,依汲古。

䷇ 【比】 白虎赤憤,闚觀王庭。宮闕被甲,大小出征。天地煩潰,育子不嬰。

革兌爲虎、爲西,故曰白虎。坎爲赤、爲憂憤。赤憤,猶丹憤也。袁高詩:茫茫蒼海間,丹憤何由伸。蓋與赤心同義,茲曰赤憤,言虎猛也,或疑憤當爲幩,然虎旡飾朱幩之理,或又疑爲羵。羵爲土中怪羊,不能出遊也。離爲觀、爲甲,坤爲亂潰,乾爲王,坎爲宮室,伏震爲征,乾爲大、爲天,坤爲小、爲地,革二至上正反兌巽,兌毀折,巽散亂,而伏艮震,艮爲嬰兒,震爲覆艮,故嬰不能育也。○地,汲古作下,潰作憒,依宋元本。

䷈ 【小畜】 子車鍼虎,善人危殆。黃鳥悲鳴,傷國无輔。

秦風黃鳥詩哀三良殉穆公葬。子車鍼虎,三良名也。伏震爲子、爲車,艮爲虎,坎爲鍼,故曰子車鍼虎。震爲善、爲人,坎危殆。艮爲鳥,坤爲黃,故曰黃鳥。震爲鳴,坎爲悲,坤爲國。傷國无輔,言失賢人也。

䷉ 【履】 兩目失明,日暮无光。脛足跛曳,不可以行,頓于邱傍。

詳《剝》之《萃》。○曳,各本皆作步,依《剝》之《萃》校。

䷊ 【泰】 羅網四張,鳥无所翔。征伐困極,飢寒不食。

坤爲網羅,震卦數四,故曰四張。震爲鳥、爲翔、爲征伐。坤爲飢,乾爲寒,兌口爲食,坤閉,故不食。

䷋ 【否】 伯夷叔齊,貞廉之師。以德防患,憂禍不存。

震爲伯,震伏,故曰伯夷。艮爲叔,互巽,故曰叔齊。餘詳《比》之《剝》。

䷌ 【同人】 疾貧望幸,賈販市並。開牢擇羊,多得大牂。

詳《否》之《坎》。○幸,宋元本作仕,非,依汲古。第二句各本皆作使伯行販,依元本《訟》之《遯》校。

䷍ 【大有】 南山之楊,其葉牂牂。嘉樂君子,爲國寵光。

首二句陳風詩。牂牂,《毛傳》盛貌。伏艮,納丙,故曰南山。艮爲木,故曰楊。艮爲君子、爲光,坤爲國。

䷎ 【謙】 東壁餘光,數暗不明。主母嫉妬,亂我事業。

震東,艮壁,艮又爲光,故曰東壁餘光,言燭在東壁。艮爲明,互坎故不明。坤母,震爲主,故曰主母。坎爲嫉妬,坤爲事業、爲亂,事詳《謙》之《屯》。

䷏ 【豫】 厭浥晨夜,道多湛露。瀐衣濡袴,重難以步。

《詩·召南》:“厭浥行露,豈不宿夜,畏行多露”,《傳》:“厭浥濕意”。震爲晨,坤坎皆爲夜,震爲道。坎爲瀐濕也,震爲襦袴。坤爲重,震爲步,坎陷,故難。○厭浥,各本皆作迷行。瀐衣濡袴,宋元本作瀐我襦袴,汲古作沾濡襦袴,難以步,宋元本步作涉,汲古作不可步,俱依元本《未濟》之《損》校,始知此林宋元汲古本皆訛錯也。

䷐ 【隨】 目瞤足動,嘉喜有頃,舉家蒙寵。

詳《乾》之《需》。第二句宋元本作喜如其願,不韻,依汲古。

䷑ 【蠱】 鷹鸇欲食,短兔困急。逃頭見尾,爲害所賊。

艮爲鷹鸇,震爲兔,雉,雞屬,疑用巽象也。艮爲頭、爲尾,艮在外,故曰逃頭。三至五艮覆,故曰見尾。兌爲見、爲毀折,故爲害。巽爲賊。○逃頭,汲古作延頸,害作我,均依宋元本。

䷒ 【臨】 鼻移在項,枯葉傷生。下朽上滎,家擾不甯,失其金城。

通《遯》。艮爲鼻,乾爲首,鼻在首下,故曰移鼻在項。震爲葉,巽隕落,故曰枯葉,故曰下朽。乾爲榮,故曰上榮。艮爲家、爲城,乾爲金,坤消,故失其金城。○下朽,汲古作下枯,依宋元本。

䷓ 【觀】 飛不遠去,法爲罔待。祿養未富。

乾爲祿、爲富,乾伏,故未富。○第二句汲古作汝爲內傷,姑從宋元本,仍未協。汲古多“終无災咎,君善安止”二句,依宋本。

䷔ 【噬嗑】 倒基敗宮,重舌作凶。被髪夜行,迷亂相誤,亡失居止。

艮爲基、爲宮,正覆艮,故曰倒基敗宮。伏兌爲舌,正覆兌,故曰重舌。震爲髪、爲行,坎爲夜,正反震,故曰迷亂相誤,而失居止也。○宮,汲古訛筥。夜行,宋元本、汲古皆作長夜,亡失居止皆作深亡吉居,均依丁本。

䷕ 【賁】 亥午相錯,敗亂緒業,民不得作。

離居午,艮居亥,離爲敗亂,伏巽爲緒,坎衆爲民。《詩汜歷樞》云:卯酉爲革政,亥午爲革命;又《漢書·翼奉傳》:“易有陰陽,詩有五際。”孟康曰:五際,卯酉午戌亥,陰陽始終際會之歲,於此則有改變之政。

䷖ 【剝】 野麋畏人,俱入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死於牙腹。

艮爲麋、爲山谷,坤爲畏、爲死,故曰命短。艮爲虎,坤爲復,伏兌爲牙。

䷗ 【復】 秋冬探巢,不得鵲雛。銜指北去,愧我少姬。

詳《觀》之《屯》。

䷘ 【无妄】 雙鳧欲飛,俱歸稻池。經涉雈澤,爲矢所射,傷我胸臆。

詳《屯》之《旅》。

䷙ 【大畜】 天門開闢,牢戶寥廓。桎梏解脫,拘囚縱釋。

詳《小畜》之《泰》。

䷚ 【頤】 尼父孔丘,善釣鯉魚。羅網一舉,得獲萬頭,富我家居。

上艮,故曰尼、曰丘。下震,坤虛,故曰孔丘。《史記·孔子世家》:“叔梁紇禱尼丘,生孔子,字仲尼。”《左傳·哀十六年》:“孔丘卒,哀公誄之曰:鳴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坤爲魚、爲羅網,爲萬。艮爲首,故曰萬頭。艮爲家,坤多,故曰富。○網,宋本作釣,元本作鉤,依汲古。

䷛ 【大過】 彭生爲豕,暴龍作賊。盜堯衣裳,桀跖荷兵。青禽照夜,三旦夷亡。

○豕,各本多作妖,於象不合。桀作聚,依《比》之《蒙》校。

䷜ 【坎】 華言風語,亂相誑誤。終无凶事,安寧如故。

詳《咸》之《頤》。○誑,宋本作狂,依元本、汲古。

䷝ 【離】 延頸見足,身困名辱。欲隱避仇,爲害所賊。

伏艮爲頸,震爲足,離爲見,艮爲身、爲名,二四艮覆,故曰困辱。伏坎爲隱伏、爲仇、爲害賊。○延,宋元本作逃,名作不,皆非,依汲古。賊,汲古作滅,依宋元本。

䷞ 【咸】 无足斷跟,居處不安,凶惡爲殘。

詳《夬》之《大過》。汲古多君臣相得四字,依宋元本。跟,汲古訛垠。

䷟ 【恒】 三人俱行,北求大牂。長孟病足,倩季負糧。柳下之寶,不失我邦。

詳《同人》之《豐》。寶,依校各本皆作貞。我邦,宋元本、汲古皆作驪黃,皆非,依汲古《渙》之《豫》校。糧,宋元本作囊,依汲古。此林屢見糧皆作囊,致難索解,獨此處存其真。季者,季路。《家語》子路曰:吾嘗爲親負米百里之外,心甚樂之。林用此事,以此見汲古本真可貴也。

䷠ 【遯】 退飛見祥,傷敗毀墜。守小失大,功名小遂。

艮爲飛,陰消陽,故曰退飛。祥,猶兆也。凡吉凶之兆先見者,皆曰祥。伏兌,故曰見。巽爲隕落,故曰傷敗毀墜。艮爲守,陰小陽大,陰消陽,故曰失大。艮爲名。《左傳·僖十六年》六鷁退飛,過宋都,宋襄公曰:是何祥也。注:祥,吉凶之先見者,後戰於泓,不擊半濟,不殺二毛,襄公果敗,故曰守小失大。

䷡ 【大壯】 持心瞿目,善搖數動。不安其處,散渙府藏,利得无有。

伏艮爲目,乾惕,故持心瞿目。震爲動搖,震往,故曰善搖數動,不安其處。伏巽風,故曰散渙。坤爲府藏,巽爲利,坤亡,故无利。○搖數,宋元本作數搖,末句作无有利得,均依汲古。瞿目,各本訛懼怒,從《震》之《離》校。瞿,驚視也。林意似指呂媭散棄財寶事。

䷢ 【晉】 牽尾不前,逆理失臣。衛朔以奔。

○衛,依《比》之《恒》校,各本皆作惠,非。

䷣ 【明夷】 祿如周公,父子俱封。

震爲周、爲公、爲父、爲子。○汲古多建國洛東,在第二句,宋元本无。

䷤ 【家人】 君有八人,信允篤誠,爲堯所舉。

通《解》。震爲君、爲人,巽數八,故曰八人。坎爲信、爲誠篤,震爲帝,故曰堯。○君,宋元本作吾,依汲古。誠,汲古作敏,元本訛畒,依宋本。

䷥ 【睽】 久陰霖雨,泥塗行潦。商人休止,市空无寶。

詳《夬》之《大過》。

䷦ 【蹇】 无足斷跟,居處不安,凶惡爲殘。

見前《咸》卦。

䷧ 【解】 馬蹄躓車,婦惡破家。青蠅污白,恭子離居。

詳《觀》之《隨》。蹄,音踶,足相躗曰蹄。

䷨ 【損】 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喜堅固,可以長安。

詳《乾》之《困》。

䷩ 【益】 懿公淺愚,不受深謀。无遠失國,爲狄所賊。

詳《比》之《家人》。賊,汲古作滅,依宋元本。

䷪ 【夬】 騏驥綠耳,章明造父。伯夙奏獻,衰續厥緒。佐文成伯,爲晉元輔。

《史記·晉世家》造父幸於周繆王,取驥之乘匹驊騮綠耳獻之繆王,王使造父御西巡守,乃賜造父以趙城,十二世生趙夙,事晉獻公,夙之孫曰趙衰,事晉文公成伯業。乾爲馬、爲父、爲大明。章明者,言始顯也。遇卦革伏震爲伯,坤爲夙,艮手爲奏、爲獻。奏,進也。奏獻者,言進事獻公也。巽爲緒,離爲文,震爲晉。○驥,元本作鱗,依宋本、汲古。伯夙,汲古作夙伯,奏作所,依宋元本。衰,各本皆作襄,依《節》之《泰》校。

䷫ 【姤】 駕車入里,求鮮魴鯉。非其肆居,自令後市。

通《復》。坤爲車、爲里,震爲駕,巽爲魚、爲市肆,震爲後,言里非産魚之地,故求之不得。○入,汲古作十,依宋元本。

䷬ 【萃】 求麞嘉鄉,惡地不行。道止中返,喜還其牀。

艮爲麞、爲鄉,坤爲惡,坤閉,故曰惡地不行。艮爲道、爲止、爲牀,伏震爲反、爲還。○返,宋元本作遷,還作反,均依汲古。

䷭ 【升】 杖鳩負裝,醉臥道傍。不知何公,竊我錦囊。

坤文爲鳩,互震故曰杖鳩。白貼云:老人食多咽,刻鳩爲杖,取鳩食不咽之義。震爲裝、爲道,伏艮爲臥,坤迷,故曰醉臥。震爲公,巽爲盜,坤爲囊。坤文,故曰錦囊。○杖,汲古作使,錦作衣,均依宋元本。

䷮ 【困】 登崑崙,入天門。過糟丘,宿玉泉。同惠歡,見仁君。

詳《比》之《姤》。三字句。仁,宋元本作欣,非。

䷯ 【井】 水爲火牡,患厭不起。季伯夜行,與喜相逢。

《左傳·昭七年》:水,火之牡也。卦水火相交,故曰水爲火牡。坎爲患、爲夜,伏艮爲季,震爲伯、爲行、爲喜。○牡,宋元本皆訛莊,汲古訛木爲大牀,依丁本。喜,汲古訛善。

䷱ 【鼎】 烏孫氏女,深目黑醜。嗜欲不同,過時无耦。

通《屯》。艮爲烏、爲孫,坤女,互大離,故曰深目。坤爲黑、爲醜,坎爲嗜欲,艮時,坤寡,故過時无耦。

䷲ 【震】 子鉏執麟,春秋作經。元聖將終,尼父悲心。

詳《訟》之《同人》。○經元,宋元本作元陰,汲古作陰元,依汲古《訟》之《同人》校。

䷳ 【艮】 灼火泉源,釣魴山巔。魚不可得,火不肯然。

○火,宋元本訛炭,肯作可,依《比》之《屯》校。

䷴ 【漸】 天馬五道,炎火久處。往來上下,作文約己。衣枲絲麻,相隨笑歌,凶惡如何。

義不可曉,恐多訛字,故不釋象。

䷵ 【歸妹】 鴟鴞破斧,沖人危殆。賴旦忠德,轉禍爲福,傾危復立。

詳《否》之《蠱》。

䷶ 【豐】 牡飛門啓,憂患大解,不爲身禍。

詳《需》之《兌》。

䷷ 【旅】 石門晨門,荷蕢食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

《論語》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又子擊磬於衛,有荷蕢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注:晨門荷蕢,皆隱者。艮爲石、爲門,伏震爲晨、爲蕢,艮爲荷,兌爲食,離虛,故曰食貧。艮爲世,巽伏,故曰遁世隱居。艮爲時。○晨門,宋元本作晨開,食作疾,皆非,從汲古。

䷸ 【巽】 免聚東郭,衆犬俱獵。圍缺不成,无所能獲。

詳《蹇》之《坤》。

䷹ 【兌】 三羊羣走,雉兔驚駭。非所畏懼,自令勞苦。

兌羊,離卦數三,故曰三羊羣走。離爲雉,伏震爲兔、爲驚駭,伏坎爲畏、爲勞。

䷺ 【渙】 羽翮病傷,无以爲強。宋公德薄,敗於水泓。

震爲羽翮,坎爲病,故曰羽翮病傷。震爲公,《說文》以木架屋曰宋,艮象也,故曰宋公。下坎,故曰泓水。《左傳》宋襄公與楚戰,敗於泓。

䷻ 【節】 姬姜稚叔,三人偶食。論仁議福,以安王室。

震爲姬,伏巽爲姜,艮少,故曰稚叔。震數三,兌食,兌卦數二,故曰三人偶食。震爲言、爲仁、爲王,坎爲室。○稚,宋元本訛雅,依汲古。

䷼ 【中孚】 精誠所在,神人爲輔。德教之中,彌世長久。三聖乃興,多受福祉。

震爲精誠、爲神、爲人、爲德教、爲福祉,數三,故曰三聖。革互乾爲聖,文、武、周公也。○之中,汲古作亡患,乃興作仍事,依宋元本。又神人爲輔,宋元本作神爲人輔,非,依汲古。

䷽ 【小過】 岐周海隅,獨樂不憂。可以避難,全身保才。

震爲周,艮山,故曰岐周。兌爲海,震爲樂,巽寡,故曰獨樂。巽伏,故曰避難。艮爲保、爲身。○才,汲古作財,依宋元本。

䷾ 【既濟】 孤獨特處,莫依爲輔,心勞志苦。

詳《益》之《艮》。

䷿ 【未濟】 顧望登臺,意常欲逃。賈辛醜惡,妻不安夫。

離爲顧望、爲醜惡,坎夫離妻,離卦在上,故妻不安夫。《左傳·昭二十八年》魏獻子謂賈辛曰: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

叙 1
例言 2
卷一
乾之第一 3
坤之第二 4
屯之第三 5
卷二
蒙之第四 6
需之第五 7
訟之第六 8
師之第七 9
卷三
比之第八 10
小畜之第九 11
履之第十 12
泰之第十一 13
卷四
否之第十二 14
同人之第十三 15
大有之第十四 16
謙之第十五 17
卷五
豫之第十六 18
隨之第十七 19
蠱之第十八 20
臨之第十九 21
卷六
觀之第二十 22
噬嗑之第二十一 23
賁之第二十二 24
剝之第二十三 25
卷七
復之第二十四 26
无妄之第二十五 27
大畜之第二十六 28
頤之第二十七 29
卷八
大過之第二十八 30
坎之第二十九 31
離之第三十 32
咸之第三十一 33
卷九
恒之第三十二 34
遯之第三十三 35
大壯之第三十四 36
晉之第三十五 37
卷十
明夷之第三十六 38
家人之第三十七 39
睽之第三十八 40
蹇之第三十九 41
卷十一
解之第四十 42
損之第四十一 43
益之第四十二 44
夬之第四十三 45
卷十二
姤之第四十四 46
萃之第四十五 47
升之第四十六 48
困之第四十七 49
卷十三
井之第四十八 50
革之第四十九 51
鼎之第五十 52
震之第五十一 53
卷十四
艮之第五十二 54
漸之第五十三 55
歸妹之第五十四 56
豐之第五十五 57
卷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58
巽之第五十七 59
兌之第五十八 60
渙之第五十九 61
卷十六
節之第六十 62
中孚之第六十一 63
小過之第六十二 64
既濟之第六十三 65
  • 古籍
  • 诗文
  • 人物
  • 词牌
  • 朝代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Copyright ©国学书籍典藏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8448号-1